晴時多雲

社論》國際油價大跌,國內油價呢?

選後雖然政治紛擾依舊,馬英九總統似乎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在路線與政策上毫無改弦更張,懸崖勒馬之悔意,人事上則舊瓶裝舊酒,敷衍了事,並無開創新局的決心與魄力。但應興應革之事務,不僅在政治層面,貼近民眾生活的物價,勢必快速浮上檯面,成為庶民最關注的公共議題。馬英九若再無積極回應,只考量國營企業與大財團的利益,不顧人民痛苦,未來失去政權,再次政黨輪替,亦不會令人意外。

吾人相信,馬政府施政無能所累積的民怨,首要者是錯誤的傾中政策,其次,連任後啟動油電雙漲,導致萬物飛漲,民不聊生,更是推倒藍營城堡的重要因素。馬總統對路線、政策與內閣人事之回應不能令人滿意,在物價問題上,更是麻木不仁,完全沒有站在庶民的立場著想。以油品價格為例,我油價計算基準之一的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今年已由最高峰下跌逾四成,但我油品降價仍不足兩成,而計價公式中充滿易漲難跌的陷阱,更為學者專家所詬病。電價亦然,當初馬政府以台電虧損嚴重,可能破產為由分階段漲價,如今國際天然氣價格幾近腰斬,台電更轉虧為盈,大賺二百億元,但是虧損時以漲價解決,賺錢時卻無意降價回饋民眾。

坦言之,馬英九的油電雙漲政策,實為近年台灣民生凋敝,內需不振的主因。此因油電乃萬物之母,任何行業的經營,從上游的製造到下游的行銷、配送、店面之開設,都離不開油電之使用。一旦油電漲價,勢必增加由供給面到消費端的成本,且幅度是一路遞增,到了消費端則增幅驚人。尤甚者,價格有其僵固性,一旦上漲,即使原物料價格下跌,多數廠商仍無意降價,物價常常是回不去了。因此,多數國家對於油電價格均有管制,即使是自由市場,亦有完整配套,避免少數廠商壟斷,賺取暴利,而人民卻受到嚴重剝削。

馬政府在物價戰場上慘敗,原因出在他們喜歡標榜自由化與開放,及至輸到脫褲仍堅持「總路線沒有輸」,只是改革的速度未能符合民眾期待。但是,他們口中的開放,只是向中國傾斜的代名詞,即便所謂的自由化亦是半吊子,自由市場是假,圖利國營企業與特定廠商是真。像是油品市場,表面上是自由化了,但在激烈競爭下只剩少數幾家廠商,而且油品價格竟幾乎相同,所差者僅是宣布的時間不同,藉以逃避公平法的究責。

其實,各廠商的設備、進貨價格、人事成本與行銷費用皆不同,經營績效亦有差別,怎麼可能產品價格會幾乎一樣?如此的市場豈有自由可言?令人質疑者,國營企業弊端叢生,經營績效不彰,人事負擔沉重,新的民間廠商不但具有成本優勢,經營效率亦為國企所不及,因此以中油不虧損為前提的油價計算公式,無異確保民間廠商賺取暴利。所以,這種假自由化的結果,只是圖利少數廠商,更讓國營事業缺乏改革的動力與誘因。

物價失控已是事實,癥結在於馬政府成天空談假自由化,忽略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馬英九施政,往往只聽從生活在象牙塔裡,滿腹經綸卻與社會脫節的學者之言,自由化固為時髦顯學,但近年來為矯正其弊端,政府的角色愈益受到重視。自由化固然能夠激發競爭與創意,但贏者全拿、輸者一無所有的結果,造成居住、分配、社會正義的嚴重扭曲,有識之士乃主張政府角色不可偏廢,必須採取積極作為,保障弱勢族群之生存權。

失業率加通膨是所謂痛苦指數,如今失業率雖然微幅降低,但民眾的實質收入卻倒退十六年,若是物價居高不下,民眾的痛苦指數將急劇增加,形成台灣版的悲慘世界。下次的大選,物價可能成為政黨輪替的關鍵,馬總統若不想成為國民黨的罪人,就不要再遠觀天邊的彩虹,要採取務實態度,關注基層民眾的生活,尤其物價應列為施政要務,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物價,讓民眾獲得基本的溫飽,安居樂業,方可力挽藍營傾頹、崩壞的局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