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平路/台灣選舉的共振效應

平路/作家

這兩天,對香港是關鍵時刻。在旺角街頭的佔中現場,警棍、水柱、胡椒噴霧齊飛,香港警方展開一波波的清理行動。繼旺角之後,港島佔領區的民眾是否面臨強力清場?接下去,街頭抗爭反而升級?鎮壓的力道會不會催化衝突?……台灣選舉的同一時段,香港街頭要求「真普選」的年輕學生以及前仆後繼的小市民,他們正面臨著抗爭行動的抉擇點。

關鍵的此刻,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果,提供幾點啟示。

第一,激勵以歷史的方向

從「太陽花」到「雨傘革命」,站在抗爭第一線的兩地年輕人,分享的是互相學習的成長經驗。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對香港來說,更證實年輕世代的主導力與全民普選的正當性。

對佔中現場以肉身對抗警棍的香港市民,即使面臨短期的挫敗,將時間軸拉長,未來,引台灣的例子,確知自己站在正確的歷史方向!

簡言之,以前景而言,在「父母聽孩子的話」,還是「孩子聽父母的話」的拉鋸中,台灣的選舉結果,提供了清楚的答案。

第二,證實台灣民主與港澳民主的連動關係

對台灣人,一句「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言簡意賅,腦海中浮現可能的陰鬱前景。選舉期間,更是隱然的提示,想到佔中現場還在繼續,香港小市民浴血抗爭,爭的只是最基本的民主權利,這句話的有效程度,不輸任何競選廣告。

換言之,香港人以己身處境提供的參考坐標,讓台灣民眾更願意走出來投票、也更珍重手中寶貴的一票。反過來看,九合一的選舉結果,某個意義上,也是呼應著香港人的訴求,而對過度傾中的馬政府明確地說「不」。

第三,對北京、對代理人自居的親中權貴皆是警示

以北京的角度,對待台灣如同對待港澳,手法如出一轍。上策是在親中人士之間拔擢可靠的代理人,以利為誘餌,借代理人之手以商逼政。

如同台灣的現況,香港也不乏親中資本家以及他們的第二代,忙著穿梭中南海,急於向北京交心兼表功。這次台灣選舉中相關話題,連勝文任職過的香港中環金融機構亦是個隱喻,權力與財富的互相貫穿,這類跨境的機制,乃是太子黨、海歸派與港澳台權貴子弟錯綜關係勾織之地……。

這次台灣選舉卻清楚看出,以結果而論,權貴們替北京代言的心態愈急切,愈引起選民反感。這一回,儘管各種資源加持,連家家族被台灣選民徹底排拒,對北京領導人乃是活生生的教訓,而此後兔死狐悲,對紅頂商人也是莫大的教訓。在台灣或在香港,權貴巨賈競相以北京代理人自居的心態,或許會做出一些調整。

第四,透明vs. 黑箱的明顯對比

柯文哲的高票勝選,尤其政見標榜的開放、透明、海選幕僚、全民政府等,足以顯示選民期待的是權力下放與直接參與。相對於香港政改方案端出的鳥籠選舉,其中繼續了功能組舉機制由一別的小圈圈以及選小撮人把持等設計,透明vs.黑箱的對比不言而喻。為什麼台灣能而香港不能?對困在鳥籠民主中的香港人,將引發有意思的類比與反思。

台灣經過「島嶼天光」,香港經過「海闊天空」,撞破一扇窗之後,堵堵高牆接著倒下來,經過這場九合一選舉的共振效應,香港的抗爭能量與民主訴求勢必愈來愈「台灣化」!反過來,台灣如何關注香港,尤其在「中國因素」無所不在的現實中,如何以具體行動持續地撐香港,也是我們台灣人要思考的議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