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福岡 陳進 文化外交

▇ 邱坤良

最近國立台灣美術館應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之邀,舉辦「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展」(七月十三日至十月三日),甚受日本各界重視。日方不但負責所有的策展經費,開幕當天,北九州政商文化界齊聚一堂,日本主要媒體也大肆報導。透過這項展覽,台灣前輩畫家作品得以在日本重現,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跨了一大步。

這次台灣美術展覽,除了文建會、福岡亞洲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攜手合作之外,中華航空公司亦贊助展覽作品的國際搬運費。這次展覽之後,由讀賣新聞社及松濤美術館企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協辦的「陳進百歲紀念展」也在福岡亞洲美術館、松濤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巡迴展出。這位台灣第一位留日女畫家(膠彩畫),吸引日本民眾的興趣與重視可想而知。

前述展覽期間,正值華航台北福岡線開航三十週年紀念,五百多位日本旅遊業人士參與盛會,筆者躬逢其盛,深感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不只是政府的職責,其他公私部門、各行各業都能貢獻心力。以航空業為例,它不僅是國際交通大動脈,亦是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環。畢竟文化以人為本,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接觸仍是最重要的交流管道,未來華航、長榮在台灣對外關係上,應可扮演更重要的文化角色。

當前台灣國際處境艱難,我駐外大使館、代表處備嘗艱辛,有些外館甚至只有寥寥二、三人,很難有效推展對外關係。其實我駐外人員皆知從藝術文化切入,頗能增進與駐在國官員、文化界對話的機會,也容易加強雙邊交流,只是礙於人力、物力與專業資源不足,無法具體落實交流行動。文建會成立二十多年以來,經常安排藝文團體、藝術家以及文化界人士赴各國展演、訪問,並先後在紐約、巴黎成立文化中心,而駐外單位也極盼望文建會能加強台灣與其駐在國間的藝術與文化交流。

以現實國際外交形勢考量,我外交決策單位或可考慮調整步伐,整合資源,不論是在重要國家增設駐外文化中心(如德國、日本),或在駐外代表處增加文化專員,從藝術交流著手,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現任文建會主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