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洋污染處理 借力民間

■ 鄭福全

印尼籍化學輪於台北港附近翻覆,淡海新市鎮至三芝一帶外海附近發現分散狀油污約三浬,金山到三芝呈區塊銀白色油漬約一至二浬;環保署新聞稿指出:「海上油污已由海巡署及環保局人員應變處理。」

台灣目前仍停留在官方主導海洋污染應變階段,事實上,日本已輔導民間成立一百多個協議組織,加拿大海岸防衛隊設有五千名海洋志工、卅座救難基地,並與一百九十二個民間機構簽有互助協定,可協助官方處理緊急海洋污染事故。

建議參考國外經驗或本國義消、義警運作模式,透過漁村社區總體營造,招募愛護海洋之漁民(或民眾),或與漁會、學術、海洋保護團體等單位,完成各項支援協定並納入緊急應變計畫中,按專長與地區施以專業訓練、編組、建冊,即成為海洋污染應變之專業後備兵力。在「自己的海洋自己保護」、「在地人管理在地事」下,就近動員處理海污與監控、蒐證海污,不僅可迅速將污染控制在有限範圍,更可妥善保障對外求償權益。(作者為環境工程技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