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中生納健保不能慷納稅人之慨

立法院初審通過,把中國學生納入我國全民健保,但朝野對中生「全額自付」保費等問題仍有歧見,相關附帶決議將送朝野協商討論。目前看來,馬英九的黨與政府要積極促成此事,民進黨基於人權不反對,但民調顯示超過七成民眾並不贊同。

多數民眾反對把中生納入健保,原因顯而易見。首先,我國健保制度既以「全民」為名,中國來的學生不在台灣盡繳納所得稅等國民義務,不在「全民」之列;納入「全民健保」,名不正言不順。其次,健保近年財務頻出狀況,馬政府多方羅掘,去年初且以二代健保為名強徵補充保費,兼職者盡遭搜刮;如今對中生納保每年國庫須支出七千萬元,卻表現得極其大方;兩相對照,一苛一慨,人心難服。

同樣讓公眾看不下去的,健保署追索保費全力盡出,以致一度有十八萬國人健保卡遭鎖住而不能使用,其中多數為無職業的貧困者,如今雖減為四萬多人,仍顯示這些人被排除在「全民健保」之外。此時當局撒錢不手軟,不惜拿全民納稅錢補助中生;對國人既嚴苛且冷漠,對中生卻溫情且寬厚,不知是何心態?台灣人民既不理解也難接受。

把中生納入健保既名不正言不順,慷慨補助且為多數民眾所難以茍同,馬政府和它的政媒部隊乃以各種奇談怪論企圖為之辯解。

其一是中生若不納入健保,勢必有礙我國延攬與留住人才。不過,我國在二○一○年開放中生前來,人數從九百二十八人起逐年以倍數增加,現今已逾五千人;如果加計中國短期生,去年一年即多達兩萬五千人,即凸顯有無全民健保,絕非中生前來我國就讀的考量因素。

其次,中生大量增加,尤其有些大學大舉招收中國短期生,顯示了馬政府撕毀當初「三限六不」承諾,對中生門戶大開以濟若干大學招生不足的事實。台灣開放外國學生,有如經貿與文化交流,都以「中國化」取代「國際化」;國際學生比重相對降低,才是真正值得國人關切的嚴重問題。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最離奇。他強調,中生納入健保不但不會拖垮健保,「說不定反過來還補貼健保」。誠然,中生以其年紀較輕,健保支出容或較低;但其一旦納入健保,全民立即需每年至少七千萬元補助,王郁琦的「偷雞」未必成,國庫已先耗損。王郁琦的「中生納健保有利台灣」之說,從而也只暴露其急切執行「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的本質罷了。

王郁琦還強調,中國一年前已把台灣留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我國從公平的角度也理應納中生入健保,這實在是不當比對。事實上,中國的健保不容跨省易地就醫,台灣健保卻連在中國各地就醫也可申請給付;立委陳其邁以「乾麵VS.滿漢全席」形容兩者差異,至為貼切。硬把兩者相提並論,更足以顯示陸委會主委推銷中生納保的手法粗糙。

然而,台灣人民並不買這個帳。台灣人民清楚看見,即使在單純的醫藥衛生事務,中國也無意對台灣表現基本的尊重和對等。五年前,台灣在美國等友邦協助下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但中國的打壓、羞辱、穿小鞋動作從未停止;馬政府也許以此為「政績」,看不下去的國人當然感受很深,且勇於表達對補助中生的難以茍同。

我們如此解讀民意,並且主張︰中生既非「全民」,不宜納入「全民健保」;但中生的確有健保需求,可准其以商業保險涵蓋,以其人數眾多,團體保險應享有較優惠之費率。至於慷納稅人之慨以公帑補助中生,我們期期以為不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