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部編本的迷思

■蘇正隆

報載部編本教科書九月重出江湖,許多老師家長對它寄予無限期望。

近來常見民意代表質詢或是讀者投書表達對教改的失望,往往對一綱多本的政策大肆撻伐。眾口鑠金,似乎認定它就是禍首元兇,是台灣的獨特發明。事實上,全世界除了少數專制國家之外,鮮少有定於一尊的所謂統編本。歐美固不必說,是自由競爭的市場,亞洲近鄰的日本、香港,一綱多本也是行之有年。即使是對教育掌控極為嚴格的新加坡,也在幾年前廢除了統編本,改為民間自由編輯、政府審定把關的新政策。

社會大眾、民意代表對教改成效不彰有切膚之痛。然而一綱多本的政策卻不是教改成效不彰的毒瘤,當然也不應該成為反對者所大肆撻伐的對象。其實國編版並非一般民眾所想像的完美無瑕。以英文為例,在國編版時代,第一課中「What's this?This is a book.」是中學課本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然而在英文用法上卻略嫌不夠嚴謹,應回答為「It is a book.」較為妥當。

現在的四、五年級生,常對orange(柳橙)與tangerine(橘子)混淆不清,不知道living room原來就是「客廳」,就是受到國編版將orange翻為「橘子」,把living room稱為「起居室」的遺害。此外,以前統編本把助動詞will解釋為有意志的未來,shall解釋為無意志的未來,翻為「將」。事實上,用法剛好相反。難怪麥克阿瑟撤退後誓言打回來的名言:I shall return.(我一定要回來),在台灣常被譯成彆扭、有氣無力的「我將再起」。

再拿國立編譯館主編的高級中學《英文》第一冊第一課來檢視(一九八六年第三版),短短兩頁裡有十二個句子有問題,茲舉其中三句以見一斑:

We must find out the customs of other countries,so that they will not think us bad- mannered.

這句英文不合常理。我們有什麼義務"must find out"其他國家的習俗?此外代名詞"they"無所指也不合文法,"bad-mannered"不符英文習慣,應該是"ill-mannered"。

When people are waiting for a bus or in a post office,he takes his turn.

這句英文明顯不合文法,前面是"people are",後面卻是"he takes"。應該刪去"people are"才通,我跟編譯館提出後,新版已改正了。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races have different manners.

這句英文雖合文法,但陳述太武斷、不合邏輯,為節省篇幅就不分析了。表達類似觀念,英文可以說:Manners and customs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and from race to race.

以前的國編本問題這麼多,但它代表權威,我們以為它絕對可靠,大家以膜拜的態度來誦讀,錯誤反而視而不見,就是有了疑問,為了考試也管不了這麼多了。弔詭的是,開放後的民間本豐富多元,因為失去「神格」,可以讓人品頭論足,常被批得體無完膚,一有錯誤就被挑出來大做文章,但以英文教科書來說,有了競爭,教科書的水準確實是向上提升了。

(作者蘇正隆╱師大翻譯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