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以民粹否定司法社會秩序勢將大亂

總統女婿趙建銘、趙玉柱父子遭到檢方起訴,分別求處八年與十年的重刑及併科三千萬元的罰金,台開案的調查工作大體結束,已進入法院審理的階段。此外,總統夫人吳淑珍日前也以證人身分接受檢方約談,SOGO經營權與禮券案也到了結案的時候。然而,政治上的紛擾似乎並未隨著司法調查進入尾聲而止息,反倒掀起更大的波瀾,尤其部分政客、媒體藉機搧風點火、造謠生事,似乎不惜摧毀台灣社會的互信基礎,唯恐天下不亂。

台開等案件爆發,雖然造成政治大動盪,但對台灣社會而言,這些事件到底是危機或轉機,端視朝野政治人物與媒體採取何種態度去面對與處理。換言之,台開案對台灣是福是禍,並不是無法改變的宿命,乃係決定於吾人的處理態度。誠然,從檢方的起訴書內容看來,涉案人的膽大妄為,鑽營私利的貪婪程度,實已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對於標榜清廉的扁政府而言,顯然是一次重創。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總統女婿與親家涉案,不但受到嚴密的調查,趙建銘甚至遭到收押禁見,及至起訴後仍須以一千萬元始獲交保,而總統夫人遭到約談,亦為我憲政史上的第一遭,凡此種種司法行動,在在凸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民主法治精神,實已印證了台灣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這是此一風波所帶來的正面啟示。

令人憂慮的是,部分政客與媒體並未採取正面角度看待這些事件,而是以政黨的立場與利益質疑,甚至否定司法的獨立性,尤有進者,竟然大搞群眾公審式的民粹,棄司法與民主體制於不顧。其實,司法在威權時代確實扮演統治者的工具,然而在民主化之後,司法改革已有顯著成效,雖然司法人員的自由心證與裁量權是否行使得當,猶有改善空間,但在政黨輪替後,任何政黨都不能干預司法,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豈料部分政客、媒體無視司法進步的事實,完全以自身的意識形態與政治利益來論斷司法的是非,因此在趙建銘遭到收押禁見時,便讚賞檢調人員的表現,卻在趙建銘獲得交保後,又全盤否定司法。

這些政客、媒體人不可能對法律完全無知,因此「交保並不等於無罪」如此淺顯的道理,想必了然於胸,而且能否交保,係法官考慮嫌犯是否有串證、逃亡之虞而作的決定,這些人卻依然可以把交保扭曲為法官無法抗拒壓力,對第一家庭示好。甚至還有電子媒體的談話節目竟然出現「駙馬爺今夜交保,人民同意否?」的討論議題,也有媒體作出多數民意反對趙建銘交保的民調,簡直視法律為無物,企圖煽動起文革式的群眾公審。

司法是伸張社會正義的最重要防線,只有司法得到信賴,一切的紛爭才有解決仲裁的互信平台。遺憾的是,藍營政客、媒體在政黨輪替後,對司法一直採取「對我有利則信之,對我不利則否定」的偏頗態度,對司法獨立性造成嚴重傷害。司法的威信一旦蕩然無存,社會的互信基礎必遭摧毀,如此一來任何問題的解決,就只有依賴力量的對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不管對錯與是非了。

台灣社會如果沈淪到這種地步,災難與浩劫的發生恐將難以避免。因此,我們至盼政治人物與媒體切莫把自己的意志與立場當成唯一的真理,要相信司法,尊重司法,台灣社會的發展,方可步上民主進步的大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