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性別屐痕‧浮出地表

台灣女人的地圖 最佳另類觀光路線

■ 孫瑞穗

由文化總會領銜事實上由婦運界文化工作者共同操刀執筆的《女人屐痕》,終於在陣痛之後問世了。正如書名所喻,性別改革步履逐漸走出印跡,進而浮出地表,成為台灣本土重要的性別文化地標。處在幾個月來的政權危機與爆料喧囂中,這顯然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最執迷不悔的改革清音。

就像一本台灣性別改革史的深度旅遊手冊,可邊走邊讀,不但文字圖像兼具又寓教於樂。藉著《女人屐痕》的深度導覽,讀者得以穿越美麗島處處充滿掙扎與刻痕的性別空間。

首先,它為你揭開台灣早期性別教育的現代史幕,這才看見原來台灣女性受西方現代化教育是由十九世紀晚期天主教會長老馬偕博士引進的教會女學,而當年就選在滬尾首立女校,後來稱為「淡水女學堂」。更有意思的是,原來第一位受完整西方現代化教育的台灣女性並不是漢人,而是平埔族女性偕阿雲。

在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思想言論箝制下,窺見台灣女舞者蔡瑞月,在先生被捕後如何發揮堅韌生命力繼續在黑暗中獨舞,創立了台灣第一個本土現代舞蹈社,現正坐落在銘刻著殖民記憶的中山北路巷子裡。遠眺南方城市,又可望見底層勞動女性才是台灣經濟奇蹟背後最大的功臣,因而必須回頭改寫當年從外島中洲地區乘渡輪到城裡工作卻不幸葬身海底的女工歷史,設立「高雄二十五淑女之墓」,以肯定她們對勞工城的貢獻。

隨屐痕走進更當代的民主化歷史,更清楚看見解嚴前後出現的婦女運動軌跡。從呂秀蓮披荊斬棘創立的「拓荒者出版社」到曾由一張小辦公桌起家的「婦女新知雜誌社」,直到更多女性精英加入知識生產行列的「女書店」成立,台灣女性主義改革史從點到線到面,終至發展為一可行走其上的性別城市地圖。

從個人性別自覺到地景顯影的歷程看來,《女人屐痕》不只是歷史空間的總結,且是性別政治恢復空間意識並重新銘刻的開始。女性主義地理學家L. McDowell曾提醒,空間絕不是靜態容器,它不但是性別主體所依存的物質基礎,且是性別權力關係和認同再生產的基地。

空間意義的重新銘刻讓性別再現不只是派出政治代表而已,也讓更基本的性別改革核心價值如何協商過程,得以從國會殿堂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

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觀光競爭,又焦慮得不知可以拿出什麼故事給人「觀」之際,《女人屐痕》提供了最佳另類觀光路線。不必再羨慕美東Ithaca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國婦女平權運動史蹟導覽,如今我們終於可以驕傲地向遠道來訪的友人說:「想知道台灣本土性別改革史嗎?走,我帶你去看!」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美研所助理教授,女性學學會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