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當「巿場機制」成為官員怠惰藉口

◎ 張森富

近年來,常聽到官員們引用一個時髦的術語—「巿場機制」。從教改的「廣設高中大學」、教育部的「大學自主」、新版食安法的「業者自主管理」,到經濟部的「業者自主」…,彷彿「巿場機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將一切交由巿場決定,政府無須干預,以簡馭繁,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多好!倘有過失,也是責不在己,如不沾鍋般。那麼,人民繳稅供養這些官員何用?因此,官員們閒暇之餘,三不五時就出來宣導政令一番,以宣示其存在。

於是台灣開始出現大學生滿街跑,卻擺脫不了廿二K的命運。私校董事肆意訂定嚴苛的「教師評鑑辦法」逼退教師,黑心學店充斥教育巿場。高雄石化業者不顧居民安全,而釀成氣爆。不肖廠商製作黑心油,流入巿面,毒害消費者等。類似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可見,這不是天災的偶然,而是人為的必然。而官員們仍然以「個案」視之,還是交由「巿場機制」決定,則可預見的是,問題仍然會一再發生。(作者為大專教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