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北虛擬建城故事

◎ 李道勇

台北建城於一八八四年,距一六八四年據台已有兩百年,何以才從台南爬到台北?滿清據台時的心態,是要將台灣視為敵境,在敵境當然不為敵民築城,以免將來台灣人民反抗時,城牆成為抗拒滿清派軍入台的障礙物。台北建城乃因當時外患頻仍,一八八四完成建城那年即有法國侵台之外患,舉台奮起抵禦外侮,與其紀念台北建城一百三十年,不如紀念抗法一百三十週年。再說台北建城竟要板橋林家掏出二十萬兩銀子來協辦,小南門在當時就是供林家出入的,滿清可說為特權開後門。

紀念台北建城一百三十年之舉,未免有意縮短台灣歷史之嫌,早在七千至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台北市內的圓山與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南島文化,若論史前與現代相較太遠,何不追溯至一七○九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難道大加蚋的凱達格蘭語又離台北太遠?連結不上洪騰雲,也連結不上劉銘傳?陳賴章墾號乃是由戴伯歧、陳憲同、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等人合股組成的開墾組織,他們於康熙四十八年向台灣府諸羅縣官府申請墾照,一七○九年,不是距一六八四年更近?也不致使滿清被譏有如蝸牛,從台南到台北,走了兩百年。

再說展場設在樹心會館,也很奇怪,既是城慶,為何不設在城內?明明艋舺人都知道它是西本願寺,卻偏偏以其中一棟建築來命名(市府一度要改成四○五廣場,本人與會曾大力反對),KMT似乎永遠處心積慮要把歷史竄改,讓老台北人模糊記憶,好讓它與中國重新連結。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