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藝文版的美麗時光

■ 邱坤良

台灣當代藝文的發展,媒體扮演了推波助瀾、相輔相成的角色。

以平面媒體為例,在早年只有三大張版面的階段,各主要日晚報都有固定的藝文版面,對當時的藝文生態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電子媒體曾經播出的節目如「六十分鐘」、「芬芳寶島」、「印象之旅」,也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一九八七年政治解嚴,報禁開放後,幾家大報因應版面擴張,不約而同地強化藝文版,除了報導各種藝文活動資訊,也涵蓋劇場、電影、音樂和美術評論,甚至參與舉辦電影節和各類展演活動。一時之間,藝文報導百花齊放,不僅培養無數的藝文欣賞人口,對當代重要藝術團體的成長更是功不可沒,報紙的企業文化形象也獲得前所未有的增長。當時參與的藝文記者,無不懷念那一段共襄盛舉的日子,形容為「藝文版的美麗時光」。

所謂的「藝文版的美麗時光」,不只是新聞從業人員工作理念的實踐;最大的意義在凸顯媒體的社教角色。

不過,在整個媒體大環境,藝文版始終未能脫離弱勢版面的宿命,解嚴後,因媒體競爭激烈,藝文版更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花拳繡腿,萎縮得更快。今日各大報藝文版不僅版面縮小,萬一碰到重大新聞,也是「優先」被列為停版的對象。至於商業電子媒體,則把藝文新聞開放為「委託」項目,即一般所稱的「置入性行銷」,極少主動播製藝文資訊。

衡諸當前台灣社會,藝文版應是超脫藍綠對抗與意識型態的一片淨土,提供讀者文化性的思考,並彰顯媒體之優質性與新鮮感;而「新聞」和人類的群體活動同時發生,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生活場景天天出現,新聞事件也天天發生,藝文新聞為何不能比照政經新聞天天刊登?

面對著三不五時「放假的藝文版」,讀者難免產生困惑與失落。尤有甚者,有的藝文版主其事者將版面權充整人洩恨的工具,「睚眥之怨必報」,處理新聞充滿偏執,更降低藝文版的公正性和重要性。

文化事務固然是文建會責無旁貸的業務,但其他政府各部會、社會大眾、各行各業、傳播媒體等也都有責任。

目前許多媒體企業都設有非營利部門,從事文化與公益活動,事實上,藝文版(藝文報導)本身便是最好的公益事業,並有最佳的附加價值。期盼媒體負責人能重視藝文新聞的質與量,對社會大眾提供更大的貢獻。

(作者為文建會主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