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色公義聯盟 從經續會開始

■ 邱莉莉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 表示,為因應立委單一選區新選制的到來,泛綠唯有團結才有勝算,雙方可就「籌組聯盟」或「合併」的方式進行研究。

儘管台聯立委第一時間聲明反對,但明年底立委改選幾近零和的焦土戰,畢竟是個現實問題。尤其台聯和民進黨的選票大本營都集中在南部,在北部泛藍選民結構很難短時間改變的情況下,如果台聯和民進黨又於南部自相殘殺,屆時很可能全盤皆輸,本土勢力在國會徹底成為少數。

「台灣派沒有本錢分裂」,政黨當然各自有主體性,是以會把合併或聯盟說視為權謀算計;但不可否認,基層支持者確實早已存在這樣的期待。如果再從國民黨、親民黨對於所謂「綠色公義聯盟」,或者所謂台灣大聯盟所表現出的冷嘲熱諷、不欲其成的反應和態度,我們更可確信,民進黨和台聯進一步團結合作以面對選戰,是「親快仇痛」的正確之舉。

「大吃小」的疑慮、立委提名資格擺不平、乃至重組後內部權力分配,這些表面上會妨礙兩黨合併結盟的說法,在基層支持者看來都不是最要緊的,因為那都是政治人物的私利,台灣大聯盟能否成立且運作成功,其核心關鍵是在「兩岸經貿」開放尺度的共識與理念上。

相較於泛藍選民可以為求勝選、鐵板一塊地演出「完全棄保」,泛綠選民投票時卻較具自主性,對於候選人及其政黨的政見理念,仍會多所評估,意志強烈到寧願投給沒有當選機會的候選人,也要表達出個人的立場。

政治實力、基層組織經營明顯較民進黨為差的台聯黨,之所以敢拒絕民進黨籌組聯盟的提議,本錢就在於「兩岸經貿」議題的發揮上。台聯有信心比民進黨爭取更多台灣意識論者的支持,維持政黨起碼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研究政黨選舉競爭的知名理論,無論是唐斯(Anthony Downs)的理性選擇途徑、普瑞沃斯基(Adam Przeworski)的階級觀或克須海姆(Otto Kirchheimer)的囊括型(catch-all)觀,都同樣指出「選民的偏好是從外部固定的,無法經由政黨競爭過程的變化加以改變」,也就是說,即使民進黨和台聯談妥每選區只推派一位候選人,但若所屬政黨兩岸經貿政策有向中國傾斜的態勢,為數可觀的台灣主體意識強烈論者,可能會消極抵制投票、或因此不投票,民進黨和台聯的結盟就達不到選票上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

真要談合併、集中綠色選民的支持,我想民進黨高層要先去瞭解台聯黨政黨存在的主要市場基礎,若可以滿足這部分政治需求(例如在經續會及其後的兩岸經貿決策,納入群策會的「全民經濟發展會議」意見),提出具體承諾及行動,兩黨整合的選民壓力,就會落在台聯黨的身上了。(作者為民進黨籍台南市議員、成大政經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