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雄人要發出怒吼

做為工業重鎮,高雄市是一個綿密有如蜘蛛網的石化管線之城,數十年來高雄承擔台灣工業發展重任,但相對的保障和福利並不完善。而今不幸發生氣爆慘劇,摧毀了瑰麗的市容,破壞了寧靜的生活,犧牲了數十條人命。

雖然苦痛纏身,重建路迢迢,但高雄人至今所展現的堅忍,確實「沒漏氣」。自己的家園自己救,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人民不發出怒吼,政客都只會應付了事;更何況碰到年底大選,稍不注意,政治因素的干擾,將對市民造成二度傷害。因而高雄人能否掙脫宿命,藉此機會逼使政府全盤檢視工業管線,除了堅忍外,還需要更多的「堅持」。

高雄市政府這次處理氣爆災難的措施頗為迅速,相關單位投入救災奮勇爭先,但從丙烯外洩的通報到處置時間,以及和相關業者的聯繫作業等,有哪些漏洞,都需再作檢討。高雄如此龐大綿密的石化管線,究竟有無或如何定期檢查,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如何協調分工,高雄人,一定要「政府」給個交代,地方若不能作主,就作市政府的後盾,要中央出面。

或許也是民主政治的不幸,這麼多的工業管線,並不因台灣政黨輪替而得以「重見天日」,未爆彈仍深埋在高雄人的腳底下。而因政黨惡性競爭,行政院對於這次巨災竟然採取「不立專法、不編特別預算及不設專責機構」的三不政策,無意解決問題,繼續放任石化管線七個機構互踢皮球。

高雄人,必須站出來,告訴馬英九這個「重北輕南」的政府,給我一個專責機構,徹底查個清楚,還我一個太平家園。

〈陳杉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