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拿微熱山丘宣傳自經區 有問題

◎ 李武忠

行政院官員在自經區農業議題第三次Online網路溝通會上,以「微熱山丘」為例,說明自經區就是要透過企業與農業之間的合作,以「契作」方式讓「企業整合農民」,以商領農,讓業者、農民均獲利。

事實上,微熱山丘係使用國內種植優質土鳳梨為「核心原料」,搭配黃金比例的配方,再透過絕佳的行銷策略,才能創造出台灣「金磚」傳奇,缺一不可。而未來的自經區內廠商,係使用自國外進口之農產原料加工後掛上台灣製造出口,品質不一樣卻同樣標示MIT,本土農業不但沒獲利,還可能受害,不能相提並論。

政府雖然同意區內加工廠透過契作方式可以使用本土農產原料,但因契作數量有限,且不具強制性,區內加工廠商基於成本、供貨穩定度、生產線等考量,絕大多數勢必以國外大量進口相對便宜的農產原料做為主要來源,不大會採用價格相對較高的本土農產原料,國內農民無法感受到實質受益,政府部門無須過度誇大。

過去政府部門也鼓勵廠商與農漁民採契作方式,希望能穩定售價與農民收益,但是在實際運作上卻出現諸多問題。例如當市價低於契作價格甚多時,廠商則百般挑剔要求降價,甚至出現不願履約的情況,農漁民求助無門。過去在台灣鯛、鰻魚、芒果等都曾發生類似的案例。同樣的,當市價高於契作價格時,農漁民也可能出現不願履行契約,甚至寧願繳交違約金的情況,造成廠商(包括加工廠)營運上的困擾。該如何制定合理的規範,並透過公平的第三方來做仲裁,是政府在推動契作必須要想辦法協助解決的重要課題。目前微熱山丘採與農會契作,再由農會與農民契作,以及雲林東勢胡蘿蔔契作模式,均值得參考。

政府若想藉自經區把農業的餅做大,就應該積極開拓本土「純金」MIT農產品的國際市場,而不是將有限的人力、經費用在「鍍金」MIT市場的開發,捨本逐末,也容易惹來為「中國」農業加值的批評。

(作者為農經學者,曾任雲林縣農業處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