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期待陳總統發揮政治智慧與道德勇氣迷途知返

陳水扁總統在扁宋會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簽下協議書,達成「遵守中華民國憲法」、重申「四不一沒有」等十點結論,更宣稱正名制憲是「自欺欺人」。此舉引發支持本土派民眾一片譁然,素來支持民進黨政府的獨派大老更強烈反彈,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昨日宣布辭去總統府資政一職,並且強調絕不接受慰留,另外,總統府資政吳澧培、國策顧問黃昭堂、金美齡同樣表達辭意。辜寬敏沈痛表示,擔任五年多總統府資政,多次向陳總統提到四不一沒有主張嚴重傷害國家的生存發展,但這次扁宋會,陳總統面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就輕言四不一沒有,讓他非常失望,「陳總統一下要制憲、一下要修憲,給人印象是總統搖搖擺擺」,「他真的對陳總統沒有辦法」。

對本土民眾、團體與獨派大老的反彈,民進黨政府所採取的策略不外乎慰留、對外宣稱黨的理想不變。非僅如此,陳總統連日來的談話更透露,找親民黨談合作係出自李前總統的建議,並舉李前總統主政時亦曾延攬郝柏村組閣為例,似乎有意藉此作為民進黨在扁宋會妥協讓步的託詞。從民進黨政府的整體反應看來,扁謝似乎只將本土派的不滿當成一種暫時性的情緒發洩,似乎仍然陷於「無論本土派多麼不滿,選舉時仍不得不支持民進黨」的迷思。尤其將李前總統主政時期,為了打破威權體制所採取的權宜措施,與政黨輪替後在民主體制下的作為相提並論,顯然不倫不類、荒謬突梯、引喻失義,更可見現在的扁謝體制渾然不覺民進黨政府已經面臨一場嚴重的路線危機與統治的正當性危機。

扁宋會之所以引起反彈,並非「政黨合作、和解」,而是在於雙方所達成的十點結論背離了民進黨與本土民眾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理想,亦即否定了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以政黨合作而言,姑且不論去年立委選後朝小野大政治生態依舊,政黨合作勢在必行,即便執政黨居於國會優勢,亦不應由一黨獨斷獨行,仍須透過政黨合作之途,促成社會的安定和諧。因此,政黨合作無論何時何地,皆為多數民眾所樂見其成;本土派不會因為扁宋兩人握手言歡而產生情緒反彈。問題在於陳總統為了促成民親合作,竟然棄民進黨的建黨理念與台灣主權不顧,讓原本奄奄一息的大中國路線得以藉著中華民國的軀殼在台灣借屍還魂。不必隱諱的,台灣的反對運動從「黨外」發展到民進黨,政治發展從威權走到民主,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宣示的「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所謂「新」者,在於這個國家有別於由中國、荷蘭、西班牙、日本所建立的外來政權;所謂「獨立」者,在於此一國家的主權係為台灣住民所共有,並不從屬於其他國家。而扁宋會將中華民國當成台灣社會最大的公約數,口口聲聲「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尊重現有體制」,無異逆時代與民意潮流而行,將數十年來台灣政治改革與本土化運動的成果一筆勾銷。扁宋會凸顯了民進黨政府為了政黨合作可以背棄台灣主權與建國理念,已為它帶來建黨以來最嚴重的路線危機。

另外,我們不能不坦率指出,陳總統諷刺推動正名制憲「自欺欺人」,以及在正名制憲課題上前恭後倨、搖擺不定的態度,更為他個人帶來了政權的正當性危機。陳總統兩度當選總統,第一次可以說是在連宋相爭、國民黨分裂下漁翁得利;第二次,則不可否認的,陳總統以一邊一國、推動正名制憲為號召,而支持本土化理念的民眾更已逾台灣社會半數,才使陳總統能夠連任成功。亦即,陳總統政權的正當性基礎是建立在本土意識以及正名、制憲等信念之上,民眾乃是為了達成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目標,才義無反顧支持陳總統。可以說,加強本土意識,進而推動正名制憲,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這些承諾與訴求,雖無白紙黑字,卻是陳總統與選民簽下的君子契約,也是他統治權力的正當性來源。如今,陳總統及其任命的行政院長謝長廷卻一再公開表示推動正名制憲實際上不可行,乃是「自欺欺人」,此舉等於公開撕毀契約書的背信行為,無異於主動否定其權力的正當性來源,則民進黨政府在事實上雖仍是合法政府,道德性卻令人質疑。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面對路線與正當性危機的陳總統,不思如何扭轉錯誤的決定,趕快掙脫統派佈下的迷魂陣,回到台灣本土的立場上來,反而意圖移花接木,將扁宋會的妥協責任推卸給李前總統。檢視歷史,吾人可知李前總統主政時,台灣介於威權與民主的十字路口,威權體制是台灣發展上最大的歧路,而二千年政黨輪替之後,台灣民主體制已然建構完整,此刻則走到了統獨的十字路口。當初李前總統提名郝柏村組閣,將久任軍中要職的郝柏村自軍中拔出,一則有助軍隊國家化,避免軍人介入政爭,一則以郝柏村取代李煥,更在非主流派中製造矛盾,瓦解當時台灣保守的、中國派的最大堡壘,逐步收回落於非主流手中的政權、黨權與軍權。這是李前總統破除威權體制走向民主的一種政治手腕,既不是妥協退讓,也未出賣理想,此與陳總統在扁宋會中為促成民親合作而不惜在主權立場上退讓修正,絕對不可相提並論。

陳總統連任時得到過半選民支持,台灣主流民意的趨向已經非常清楚,雖然去年立委選舉泛綠未能過半,正名制憲的困難度增加,但泛綠在國會選舉未能乘勝追擊的原因不在本土意識未被認同,也不在正名制憲,民進黨政府無須懷憂喪志、失去信心,甚至為求政黨合作墮落到出賣理想、背棄選民的地步。扁宋會的十點結論,已使民進黨政府出現路線與統治正當性的危機,但多數國人對陳總統仍有期待,就看他能否發揮高度政治智慧與道德勇氣,迷途知返、懸崖勒馬,回到認同台灣這個大家庭,與愛台灣的國人團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