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冰山一角的學術崩壞現象

◎ 顧忠華

紛擾一陣子的論文投稿詐欺醜聞,隨著教育部長下台,學術界的自清運動似乎轉而消沉,輿論對於學界亂象痛心疾首的指責,也可能雷聲大雨點小、船過水無痕,正好反映了台灣學術界一再沉淪的根本問題:權力精英其實沒有自我反省能力,更欠缺徹底改變不合理制度的決心與勇氣。

話說從頭,記得十多年前,擁有決策權力的經濟學者大力鼓吹,主張以國外期刊發表論文數來進行學術評鑑,當時曾有不少反彈聲音,一方面質疑「蘋果不應該與雞蛋」比較,反對拿自然科學獨尊SCI和EI的標準,套用在具有多元性、本土性的社會科學研究上;另一方面也批判強制施行SSCI評鑑,背後充滿了濫用權力、製造學術權貴階級的「隱性功能」。只是當時這類意見猶如狗吠火車,不旋踵台灣學術界全都籠罩在以論文數量衝大學排名,以及所有新聘、升等指標窄化到只看「埃及」(I級)數據的扭曲競賽中。

令人感到震驚、卻不意外的是,獨尊量化指標的極端荒謬戲碼,竟然是發生在自認最為嚴謹的理工科領域,而且教育部長還是共犯!這不僅顯示過去不斷宣稱要提升學術水準,必須將自然科學評鑑標準引進人文社會科學的說詞完全破功,更使得台灣學術界浮誇作假的心態暴露無遺,以後誰相信學者提出自己論文的「埃及」成就,不是滲水、操弄的數據呢?

歸根究柢,台灣學術界的「知識—權力遊戲」,從來沒有認真思考如何以最公正的模式,來判斷學術貢獻的品質。一味只重量化指標的結果,是造就一批精於投稿國外(而且是英語系)期刊的既得利益階層,真正腳踏實地研究的學者得不到應有的酬賞,十幾年下來,中研院感慨人文社會科學後繼無人,自然科學形同信譽掃地,何以致之?當初始作俑者,不該出來認錯道歉,並由下而上重建評鑑制度,讓學界歪風有導正的機會嗎?

(作者為澄社執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