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300年老樹VS.300公里極速

「新竹市第一樹」讓高鐵改道 社區營造與重大建設雙贏

■吳慶杰

昨天在新竹市風空看到了高鐵700T型列車,以時速三百公里從「新竹市第一樹─開山伯公三百年老樟樹」旁奔馳而過,身為前金山里里長、金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在工作上、接觸上的認知,有幾句話想借貴刊一角一吐為快。

長期以來,國內各項重大建設總是肆無忌憚的改造地景,遇屋拆屋、見樹砍樹,似乎成了標準的作業模式。因此,很多的歷史建築和蒼勁的老樹,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然而,肩負著台灣西部走廊「一日生活圈」建設重責的高速鐵路,為了「新竹市第一樹─開山伯公三百年老樟樹」,卻變更原有路線及施工方式,創下重大建設光環下,老樹得以免於遷移、原地保留的先例。

老樟樹得以保存下來,不僅是台灣高鐵政策上的美談,背後還創造出「金山面」社區總體營造的故事。在面對高鐵的威脅時,老樹的保存就跟居民情感緊緊連繫在一起。也正因為社區居民一心保護老樹,讓社區居民找到全體動員的切入點,使「金山面」的社區營造從此出發,進而擴及整個社區自然生態的保護。

風空老樹的保存,激起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環境的重視,同時也對公共工程部門與相關單位一記棒喝。儘管這次事件凸顯當初高鐵路線規劃的粗糙,但是讓大家重新思考工程開發與在地資源相容的必要性,不能說不是另一收穫。

更值得欣慰的是,風空老樹使新竹科學園區打開封閉已久的大門,開始和社區協調解決相關事務;還有,新竹市政府從此將老樹保護與列管。

風空老樹的保存不應被看成一次偶發事件,它應該被當成範例,因為老樹與人一樣都會成為過去,只有人和大自然相互融合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本人為了新竹市金山面老樹的保存,從八十五年開始,持續三年與高鐵相關單位抗爭。最後,終於獲得台灣高鐵殷琪董事長的善意回應,把老樹保存下來。已經快十年了,這些日子以來,老樹每天看到身邊地景的轉變,也珍惜著這個可以彼此共存共榮的機會。對老樹而言,這將近十年的光景或許只是年輪上的延續,但這卻是見證現代化建設與老樹並存的最佳典範;同時,更承載著許多努力於老樹保存和台灣高鐵建設人員辛苦的汗水,如今,老樹多了一條現代化高鐵的陪伴,老樹跟高鐵不是在比高,而是企盼雙方能夠一起永續發展下去。盼望高鐵爭議早日平息,不久的將來我們真正能夠享受政府、社會及投資大眾三贏所帶來的好處。

(作者為前金山里里長,現為金山面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