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還有多少想做大事的青年?

◎ 黃健原

和北捷隨機殺人事件相當類似的日本秋葉原殺人事件,犯案者廿五歲的加藤智大供稱,「在網上世界和現實世界都是孤獨一人,想做出網上的人都知道的大事」,又說「對生活感到苦悶、厭世,來秋葉原是為了殺人,任誰都可以」。他並無嚴重的精神病,而是遭遇社會挫折後,有計畫的殺人行動。他曾在手機留言板上留下犯案預告,而在案發之後還出現大量模仿事件的犯罪預告,模仿者並遭警方拘捕。

鄭捷與加藤智大有相當多雷同的地方,是屬於新犯罪型態。

然而,這並不是台灣第一起隨機殺人事件,二○○九年黃富康以隨意抄錄的租屋房東為下手對象,是台灣犯罪史上首宗案例,其供稱:「因為自己心情不好,才想要殺人。」二○一二年曾文欽在台南遊樂場誘殺男童為第二宗。

隨機殺人事件現象遍及全球。二○一二年七月,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一家影院,首映時槍手霍姆斯在影院內向觀眾開槍。二○一三年十二月,才廿歲的亞當.藍扎(Adam Lanza)持槍闖入康乃狄克州新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殺數名孩童及教職員。這已說明了全球出現了共同的社會問題!我們並非特例,只是太過遲鈍!

殺人不一定要有特定對象,不同於情殺、仇殺、財殺等動機,它將全球人類犯罪的思維模式帶入一個新紀元。他們並沒有具體的仇恨目標,他們的目標很可能是整個社會,我們可以發現到這一類犯案者都相當年輕,比起加藤智大所遭遇的青年社會挫折,而產生對整體社會的不滿與仇視,鄭捷的殘暴與冷靜,更讓人匪夷所思他所遭受的社會挫折為何?

在一味批判鄭捷的冷血無情時,是否更該沉澱下來思考,我們這樣一個M型社會的世襲所帶給青年的無力無助感?政治人物只能說遺憾,只能譴責,就打算草草了事了?好吧,我們判了鄭捷一個死刑,但誰能保證不會有下一個想做大事的鄭捷青年再出現呢?

(作者從事文化出版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