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別讓歷史進入黑牢

◎ 莊萬壽

五月六日在國家音樂廳公演〈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的大型音樂會,諷刺的是那個監牢「台北刑務所」就近在咫尺,自由廣場之後,依然殘存當年的地貌與部分的建築。

台北刑務所是台灣重要歷史事件,如乙未抗日、治警、鳳山東港、美軍戰俘、二二八與其歷史人物的交會點。以韓國人的觀點,他們寧可要保存首爾「西大門刑務所」,而拆除了「總督府」。台灣民間社團多次以「古蹟、歷史建物」或「文化景觀」之名申請全區保存,台北市府文化局或受中央的指示,志在開發,每次會勘皆虛應故事,出席的文資委員根本沒有仔細了解全區建物遺跡。

可恨的是在萬方呼籲停工,保護古蹟、照顧住民聲中,官方卻加速拆除,連「演武場」的石基、石柱,寸物不留。

清代台北城石是建刑務所重要的石材,包括長約七公里的地下水道。社團在無路可行下,再度以「遺址」申請保存。四月十日最後會勘,原建地已加舖一層新泥土,文化局無意查看,也不讓社團充分發言,匆促否決。

一個對土地、人民、歷史沒有認同與情感的政權,即使進入有文化感的二十一世紀,一樣殘酷地消滅在台北市中心足以建構的一座文化園區。(作者為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名譽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