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每日一字:slacktivism,懶咖行動主義

◎ 顧秀賢

批評家Evgeny Morozov,最早提出「懶咖行動主義」(slacker+activism=slacktivism)的概念。指明它是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網絡行動,政治或社會影響力有限,它予人無需費勞的錯覺,只要加入一個Facebook粉絲頁,就能變革世界扭轉乾坤。slacktivism以「數字爆發」的幻覺,誘使社會更加遠離民主化及公民社會的初心。

slacktivism也是某些溫良恭儉的社群鍾愛的社會參與模式,靠根手指頭參加社運,幹嘛要冒著跟國家暴力對幹、被逮捕、被敲破頭的危險去路過?slacktivism匿名風險低、社會參與成本不高,情緒洩洪的療效佳,只是較諸肉身公共空間真面目示人的決志,價值天平輕重有別。一萬枚粉絲、粉條、粉塊的讚,對照一萬名餐風宿露街頭呼喊正義的公眾,肯定不是簡易的算術題。困局的曙光不會來自擊點率、瀏覽量被製造的驕誇,它倚靠社群直面問題,委身實踐、辛勤付出的血汗,少點權謀,得道多助,多行不義必自斃。(作者為成人教育工作者,台東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