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這批官僚推銷核電令人更不放心

◎ 陳文卿

三月八日反核大遊行後,行政院發言人說,台灣能源九十八%仰賴進口,因此不能放棄核電。這句話有極大的矛盾,因為核能燃料也是百分之百進口,再包括核電設備、耗材及核廢料終端處置,台灣幾乎完全沒有自主能力。

嚴格說來,核四議題鬧了這麼久,已經是一種政治氛圍,若還要單純從能源問題來做訴求,絕對無解,所以重點是要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台電提出一些科學說法,企圖告訴人民福島悲劇不會在台灣發生,因為我們的核電廠「已強化後備電源與爐心冷卻水源準備,並設置斷然處置措施,確保爐心不會熔毀」。可是,僅針對福島案例做預防措施,是否其他各種可能狀況都已經完全考慮周詳了呢?

過去我們常說,日本能,美國能,台灣為何不能?但面對核電存廢問題,我們可能更保守說:如果日本不能,憑什麼台灣能?

如果每天疾駛的縱貫線火車,都會因為誰都想不到的集電弓被扯斷而搞到一天才修復;通車不到十年的台灣高鐵列車或設備異常事件頻傳,失誤事件加總起來,竟遠高於通車數十年的日本新幹線。或許這些都和台電無關,但誰會相信同樣一個政府運作機制下的台電,應付核電已萬無一失了呢?

這不是唱衰台灣,而是大家對當前政府的整體治理機能沒有信心。如果簡單的士官虐死事件都可以讓星火燎原;世界各國行之有年的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在台灣也可以狀況百出,誰相信同樣一批官僚面對可能瞬間發生的核電災變可以指揮若定,化險為夷?

(作者從事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