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在自立台日先後停刊之後 -- 憂心以言台灣媒體生態的傾斜與錯亂

向陽

二○○一年十月三日,曾在國民黨戒嚴年代為台灣人民發聲,要求民主改革的《自立晚報》,在政黨終於輪替,台灣走向徹底民主的時刻,黯然停刊;二○○六年六月六日,接手自軍方,出刊十年後的《台灣日報》,因為經營資金難以持續也宣布休刊。

中國政經介入 媒體失衡

這兩份為台灣人民說話的報紙,在短短五年內先後停刊,不能不讓人感到錯愕、憂心。兩份報紙在政黨輪替之後關門,從正面的角度看,足以證明民進黨主政後不再掌控媒體,媒體不因其言論或立場受到保護或壓制,台灣已經擁有百分之百的新聞自由;從負面看,卻也凸顯了當前台灣媒體生態的失衡、傾斜與錯亂:為本土發聲的媒體,顯然被具有高度政治狂熱卻缺乏深度文化思維的台灣社會所遺棄;台灣人民曾經熱血沸騰歡呼本土政黨取得政權,卻又冷眼看待為台灣發聲的喉舌倒嗓。

今日台灣亂象之頻出,明日台灣前途之堪憂,一葉落,可知秋。

自立台日瘖啞,聯合中國嗆聲,如今能夠在關鍵時刻表達台灣心聲、記錄台灣真相的平面媒體只剩自由一家。面對這樣失衡的媒體生態,凡是關心台灣前途的人夜半醒來,用李前總統常說的一句話,想到都會睡不著!

兩報相繼關門,表面上看,肇因於大環境惡劣,加上電子媒體搶攻閱聽市場,瓜分利潤,在資金取得不易下,雪上加霜。

但若從深層結構言,實則隱藏報禁解除後台灣媒體生態的「政經傾斜」特質。傳播學者馬奎爾(Denis McQuail)曾指出,真正對大眾傳媒發生作用的力量,一是賺錢的企圖,一是為了獲取社會中的權力拚搏;若就台灣的特殊政治環境,則還有另一個力量是這位西方學者無法想像的,那就是中國政治力和經濟力的介入。

媒體中國想像 混淆認同

中國經濟的介入,早在二○○三年就有資深媒體人楊士仁以︿中資介入台灣17家媒體﹀為題撰文揭佈,引發各界廣泛討論,其後還爆發TVBS事件,至今仍未完全釐清,這是可見的影響,本文不贅。自立台日兩報的關門,不全然只是媒體經營環境問題,還凸顯了當前台灣媒體生態和意見市場的失衡,象徵著強調台灣認同的媒體逐漸弱損,而強調中國認同的媒體則相對強項。這個傾斜現象如果持續以繼,無法求其平衡,做為一個不成其為國家的國家,台灣勢將難以抗拒中國當局以「一個中國」併吞台灣的洗腦和進逼。台灣今天存在的國家認同分歧和族群矛盾,部分原因,乃是強調中國認同的媒體過多,而維護台灣主體性的媒體日少所致。

不談政治上的統獨或藍綠分野,純就媒體論述看,台灣多數媒體仍然持續威權年代國民黨的大中國意識形態,政權輪替之後,在野的國親新三黨又逐步靠向「一個中國」,更加深了媒體的「中國」想像,閱聽人耳濡目染,久而難辨中國與台灣的異同,以台灣做為國家認同對象、以民主自由做為最高價值的政治共同體,因此無法建立,從而導致台灣主體性的剝落,民主自由價值的脆弱,這不能不說也與中國當局「一個中國」意識形態滲透具有近親相依的關聯。

新聞用語傾中 不勝枚舉

以最常見常聽的媒體用語為例,至今台灣媒體表述台灣,仍不稱「全國」而稱「全省」乃至直呼「台灣地區」;表述中國,仍不稱「中國」而稱「大陸」或「中國大陸」甚至使用「內地」;表述台中美關係,習慣使用「美中台」或「中美台」;香港已回歸中國,媒體仍「中港台三地」說不停;媒體直呼自己的國家元首陳水扁總統為「陳水扁」或「阿扁」,連「先生」兩字都吝用,卻言必稱溫家寶為「國務院總理」或「總理溫家寶先生」。這樣的用語,不勝枚舉,顯映的正是媒體向中國認同的傾斜;這樣的用語,借用英國學者霍爾(Stuart Hall)的話,乃是意識形態在媒體及文化產製過程中的再現,媒體有意無意使用這類用語,將中國認同接合到台灣常民生活中,因此建構了悖離台灣國家認同的中國想像。

兩報五年之內相繼停刊,真正值得台灣社會憂心之處在此。兩家傾向本土的媒體竟然無法繼續深耕台灣,這是台灣人民的損失,也是國家前途的隱憂。環顧當前媒體生態,於今只餘《自由時報》堅持台灣優先理念,台灣人民再不知所珍惜,難保今日虛構的中國神話不會成為明日台灣真實的夢魘!

(作者向陽為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