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核電 核彈

◎ 林基興

日昨,台灣環盟以為核電廢料可製成核彈,這需澄清。

原子彈燃料有兩種,一是鈾-235,二是鈽。鈽彈的原理包括兩階段,首先是「內爆」,以化學炸藥將鈽壓縮,接著產生中子(引發連鎖反應)的「爆炸」;所有程序必須精準地在百萬分之一秒內完成。例如,若爆炸早於內爆完成前,則鈽彈威力將大大減低(因此,防衛鈽彈的一法為使用中子在其內爆前作用而使該彈失效)。

鈽燃料(鈽-239)來自核反應器中的鈾-238,但是若鈽-239留存在反應器中太久,它會變為鈽-240(會產生太多中子而使鈽彈失效,不適合當核彈原料)。在美國,燃料在核反應器中通常放三年,結果,鈽-240偏多。因此,「反應器級」鈽的威力差,又不可靠,也難以設計和製造。

相反地,「武器級」鈽來自核反應器中三十天內即「取貨」。若想從美式核反應器中三十天內拿出鈽,則非常不切實際,因為移開燃料需要三十天停機,並且緊密形狀核燃料的製作(為高溫高壓反應條件)相當昂貴。務實的作法是另建「產生鈽的反應器」,其架構「方便與迅速」遷移燃料,因此為攤開形狀,燃料製作費便宜,因為常壓低溫下反應,使用天然鈾(而非核電用的昂貴濃縮鈾),產生的鈽量也更高(四倍)。產生鈽的反應器的建造費用只有核電廠的十分之一,也可更快速完工。除了前蘇聯(例如車諾比),所有的核武鈽均這樣生產。另一生產鈽的方式為使用研究反應器(醫農工輻射應用),其設計有相當彈性與空間,不難用來生產鈽。

目前的核能電廠在高溫高壓下運轉,需要產生與處理蒸氣與電,因此體積龐大、相當複雜;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此能力建造;世界組織也容易介入檢查(沒轉移誤用鈽)。至於生產與研究反應器,則體積較小與容易隱蔽,無高溫高壓蒸氣與電力設備,又不必受外界檢查。可知,要建造核彈者實在不會走核能電廠的方式生產鈽。

(作者為公益科學月刊社前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