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省第二代、台籍牽手 談「秀逗」與「爺們」

◎ 嚴子琳

柯文哲的一句:「看到這個邵曉鈴左手斷掉、腦袋秀逗,不過胡志強好像笑得很開心的樣子」,媒體批評之聲不絕迄今,讓我不禁想起管中閔去年年底在立法院的「爺們」事件,他說:「我連下台都敢講,如果只是講刪年終,一點問題也沒有,做爺們的怎麼會在乎這個」。

當時,多名立委及評論家甚至將管中閔的「爺們」擴大解釋為「對女性的歧視」,最近的輿論亦將柯文哲的「秀逗」與醫德不足畫上了等號。柯、管兩位最後都在媒體的壓力下「坦承失言」。管中閔進一步解釋:「爺們」是他從小到大與朋友間的用語,就是男子漢的意思;柯文哲也許在選舉考量下,選擇淡化處理。

身為外省第二代,嫁作台籍牽手三十餘年,我想由省籍文化差異來談談這個議題。

柯文哲成長於感情含蓄內歛的台籍文化,習慣以不直接(甚至玩笑)的口氣表達對人(包括親人在內)的關愛,這樣的台籍「男子漢」,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所以儘管批評者眾,許多台籍民眾都能理解柯文哲真正要講的是(台語):「看到胡市長金正開心ㄟ看到邵曉鈴活過來了,我抹金歡喜、金感動!」試想,做為一個醫生,柯文哲怎麼會想要嘲笑自己沒暝沒日救回來的病人呢!

而針對管中閔所言,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外省第二代也都相信,真的只是管爺從小到大朋友間的用語罷了。因為,在我小時候就時常聽到父執輩自稱「爺們」或「老子」,同輩的兄弟也會模仿耍帥;不過年齡漸長,才瞭解那些走過大江大海來到台灣的長輩們,胸中充滿有家歸不得、壯志未酬的慨嘆,「爺們」或「老子」也就只是耍耍酷、解解鄉愁吧!

柯文哲的新聞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媒體熱度不減,我很好奇省籍文化是否對年輕一代亦有影響,在台大唸研究所的外甥女在電話中回答說:我知道評論者是斷章取義,「秀逗」或「爺們」都不是當事者談話的重點,他們頂多只能算是「失言」。其實,這種新聞對我們年輕人是沒有意義,也不會有影響的。我希望評論者能針對具體的「意見」進行邏輯性、建設性的辯論,對於公眾人物失言的「過度」報導,是不符合傳播效益的。

聽完外甥女所言:我突然覺得輕鬆起來,我相信台灣會有希望。(作者為公務員,家庭主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