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世界最大的記者監獄

■ 何國華

中國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十四日上午表決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印尼記者協會會長艾迪下午即傳來電子郵件表達關切,不少國際媒體也都針對兩岸未來發展,在第一時間做出分析報導。

中國為了推動其所標榜的此一「和平法律」,積極進行全球輿論宣傳,並寄希望於部分台灣媒體,結果適得其反。此一「戰爭法案」,不但嚴重傷害兩岸先前所營造的和緩氛圍,喪失多數的台灣民意,更引來多數台灣與國際媒體的負面評價及質疑。

為反制反分裂法,陳水扁總統也以香港為例,號召百萬台灣人站出來,為即將登場的遊行蓄積動員能量,以提高三二六大遊行的國際能見度。陳總統以香港人抗議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五十萬人上街頭為例,強調香港人口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為了反制反分裂法,難道一百萬人做不到。

事實上,九七年後的香港處境,一直是台灣人所關心的一面鏡子。

香港當年的五十萬人上街頭,反對第二十三條立法行動,在媒體動員與港人自覺情境下,震撼北京中南海,人民力量迫使強權讓步的做法,贏得舉世讚譽。

但是香港記者協會二○○四年報也透露,北京中央嘗試主導香港的政制發展,首先發起有害無益的愛國論爭議,令香港社會分化,又抨擊民主派人士藉民主為幌子,掩飾推動香港獨立之類的不愛國圖謀,最後斷然封殺港人的民主訴求,否決香港在二○○七和○八年實行普選。

這從中國批准董建華以健康因素辭去香港特首職務,卻又兩手策略地強調,「中央政府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等前倨後恭的言辭可見一斑。

北京幕後主導這樣的一齣戲,不只香港人不相信,台灣人也難輕信這樣的一國兩制模式。香港媒體即指出,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早已著手安排替換香港特首作業,以讓胡錦濤與溫家寶可以集中心力處理反分裂國家法。

事實上,在董建華宣佈辭去行政長官之際,中共已指示各涉港部門,做好特首補選工作,各部門紛派人員赴港進行秘密調查與準備,以穩定香港政局。

中國的策略佈局,已形同宣告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正如陸委會所說的,這正是台灣人無法信任中國的原因,因為「反分裂法」所顯示的「和平穩定、交流對話、維持現狀」都是虛假口號,而「武力併吞、破壞現狀」才是真正目的。

這也使得中國期待透過輿論戰,為反分裂法定調的做法,踢到鐵板,難遂其願。

同樣的場景,中國外交部官員,去年要求香港媒體應該扮演好「對社會有利的角色」,香港記協回應表示,香港所面臨的各項問題,主要都在於中央政府和民主派本身在思想上、行為上和邏輯上的差距所造成,香港媒體只不過是反映了這樣的差距。

一般讀者可能不知道,「無疆界記者組織」曾指出,迄去年止,中國總共監禁了二十七位記者和六十二位網路記者,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記者監獄。不同於中國,無疆界記者組織去年五月所公佈的年度報告中,則是高度肯定台灣新聞自由的表現。

國際記者保護組織,也呼應中國部分新聞工作者的期待,呼籲給予記者獨立、專業的媒體人角色。但從北京持續限縮政治言論的做法,這樣的要求不啻緣木求魚。

香港記協指出,言論自由和民主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民主,香港市民所享有的言論自由以及新聞自由,將不再是理所當然的,頂多只是一種由當權者賜予和容忍下所享有的自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在其所著《經濟發展與自由》一書中指出,毛澤東面對「大躍進」的政策失誤,在一九六二年面對七千名高幹談話時,也贖罪坦承,「沒有了民主,你們根本不會了解下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勢將混沌不明,你們無法集思廣益,上下不能溝通。上層的領導班子只能依靠單方面且不正確的資料來進行決策。」

但是毛澤東似乎並未從自己的談話中獲取教訓,中國的各級領導人,迄今對新聞自由與民主的打壓同樣也未曾稍減。台灣人對這樣的共產政權,似乎也難有太多的期待。

(作者為台灣記協常務執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