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物價指數能當飯吃?

◎ 范紀德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民國一○二年十二月物價年增率○.三三%,為同年八月來新低,屬於溫和上漲的情況。但就一般常民社會的觀感裡,物價的上漲恐怕難有如此「溫和」的感受。

雖然在官方統計的解釋裡,認為由於非耐久性消費品的漲幅較高(達一.三八%),才會衝擊到民生生活的經濟壓力,而讓民眾感到物價上揚的情況。但平心而論,對常民生活而言,這些透過統計精算的數據,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恐怕遠遠不及一桶瓦斯、一份餐點漲多少元做為統計單位來得貼切而現實。

以筆者的生活經驗來說,許多常光顧的商家都宣布在元旦後將調整菜單單價,為了反映不斷上漲的原物料成本與能源價格,做為商販餬口的經營者們,調整價格保護利潤自然也是值得體諒的苦衷。但這些調漲的幅度,絕對不會像官方的統計數字一樣,僅僅只是一點多趴的漲幅,而是動輒五元到十元不等,甚至一次漲幅達兩成到三成的商家都大有人在,對於民眾每天都必須面對的經濟問題,這些明確的漲幅才是真正讓社會大眾感受到壓力的來源,而非官方統計單位的幾種分類上的解釋就可以輕易改變的。

誠然,或許對政府而言,基於物價調查的有限性與原則性,其所反映出來的結果充其量是一種趨勢的導引。但若政府單位過度自恃統計結果就足以反映民情,而沾沾自喜不願意去多方評估、了解或平抑,如此不食人間煙火的舉動,屆時真實推動社會怒火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高漲不下的物價,而是政府官員的傲慢與顢頇了。

切記,推動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的原因,正是關乎民生的麵包價格高漲,而正是這微不足道但卻支撐起常民生活的麵包,撼動了法國長久以來統治的王權基礎。對於為了溫飽而推倒王權高塔的巴黎市民而言,一七八九年的物價指數漲幅佔多少百分比根本無足輕重,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麵包而已。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