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棄中就美,馬英九戰略大挪移?

◎ 黃子維

馬英九近日表示,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是「台灣經濟生死攸關的大事」。他更要求各部會在最短時間內成立專案小組,盤點各國可能的要求,在二月底前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在七月底前完成具體工作計畫與目標。此外,經濟部長張家祝更明確指出,將以加入TPP為優先,因為加入TPP的考量因素較單純,也不會受到中國因素影響。

然而,有趣的是,雖然敲鑼打鼓,展現空前決心,但馬英九對於突如其來的政策轉變,卻沒有提出任何解釋。不過一年多前,馬英九還以「八年入T」做為加入TPP的時程表,但今天,卻又改稱「任期只剩兩年多,沒有時間再蹉跎」。對照前後態度一徐一急,讓人不禁好奇,是什麼因素改變了馬英九的想法。

回顧近幾個月來的時事演變,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來自美國的壓力。由於中國片面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激化美國對於中國霸權崛起的緊張,為了強化與區域盟友之間的合作,在日本、南韓陸續表態願意加入TPP談判後,位於第一島鏈中心的台灣,自然成為美國下一個想要拉攏的對象。(附註:越南本是TPP十二個原始會員國之一,此外,美國國務卿凱瑞在上個月訪問菲律賓時,也已主動將TPP談判的相關資訊提供給菲國。)

第二,尋求個人歷史定位。馬英九醞釀「馬習會」已久,希望能夠成為第一位與中國最高領導人見面的我國元首。不過,隨著中國明確表達反對以APEC做為見面場合,「馬習會」的可能性近期已急轉直下。因此,成功讓台灣進入TPP,就成了馬英九所剩兩年任期內的唯一希望。

不過,撇開可能的外部因素及個人私利,追根究柢,加入TPP對台灣整體而言的意義又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提供台灣另一個除了中國以外的選項,讓台灣透過與其他十多個國家更緊密的經貿連結,能夠平衡,乃至於稀釋中國對台灣逐漸增加的經貿、社會與政治影響力。因此,TPP的關鍵恐怕還不在於有助台灣經濟轉型,而是戰略方向上的重大挪移。

總結而言,執政五年多來事事寄希望於中國的馬英九,如今竟成了「棄中就美」的倡議者,如此轉變,印證了國際政治中現實與善變的特性。(作者為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學院碩士,智庫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