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正視中國"國防白皮書"對台的戰爭恫嚇--我在野黨派何能視而不見一味阻擋軍購案

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審議「反分裂國家法」之際,中國發表「二○○四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內容極盡對台武力恫嚇之能事。白皮書指稱,中國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如果台灣當局鋌而走險,製造重大台獨事變,中國人民和武裝力量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台獨分裂圖謀。中國同時推出「國防白皮書」與「反分裂國家法」,明顯強化了對台灣施壓的力道,企圖以戰爭作為迫使台灣屈服的最後手段。

  中國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共發表了五份國防白皮書,其中三份發表於二○○○年台灣政黨輪替,本土意識蔚為主流民意之後,因此其對台基調,皆不外宣示「台灣一旦獨立,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粉碎台獨、維護中國主權完整」云云。此次白皮書對台灣的恫嚇言辭,仍擺脫不了陳腔濫調,與之前的白皮書相較,既不特別嚴厲,亦未見任何安撫台灣民心的文字,實無特殊之處。惟此次白皮書與反分裂法一併出籠,卻充分反映了中國當局對台灣走向的憂心,因此縱使無力阻擋台灣人民獨立自主的潮流與意志,仍然企圖加大恐嚇音量,虛張聲勢,與台灣民意作無謂對抗。於是,台灣人民尋求建立一個正常國家的過程,諸如本土化、公投、軍購、正名、制憲等,卻被白皮書抹黑為「陳水扁當局肆意挑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圖謀分裂中國的台獨活動明顯升級。它不斷鼓吹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主張,利用公投進行分裂活動,煽動島內民眾仇視中國大陸,大規模購買進攻性武器裝備。它並未放棄通過制定所謂的"台灣新憲法"走向台獨的企圖,仍然伺機利用所謂的"憲政改造"製造重大台獨事變。」白皮書所否定、批判的現象,正是台灣民主改革的核心部分,更是台灣歷史最珍貴的成就,如果依照白皮書的標準,則台灣只有放棄民主、放棄主權國家地位,重回威權統治,並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才可能免於中國的恐嚇。然則,台灣一旦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放棄民主改革,則無異從文明社會回到野蠻叢林,成為大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奴隸,台灣人民的存在價值將完全被抹殺!

  中國發表國防白皮書,本欲塑造中國發展國防力量,乃在尋求自衛,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的印象。亦即,白皮書除了替中國恐嚇台灣編造合理性,更具有將中國打扮成和平天使,替其大力擴張軍備、窮兵黷武塗脂抹粉,以消弭世人疑慮的意圖。因此中國國防白皮書便充滿了欺騙不實的數據,不具有任何公信力,根本不足採信。例如白皮書指出,二○○四年中國國防預算經費為二一一七億元人民幣,較二○○三年增長十二點五%,是僅次於美國、俄羅斯的世界第三大國防支出國家。但根據專家研究,中國公布的國防預算僅為整體國防支出的一部分,其隱藏性預算甚至高於公開的預算,因此推斷其實際國防經費應為公布數字的三至五倍(約五千至六千三百餘億人民幣,約合六百五十億至七百六十餘億美元)。以此為準,中國何嘗只是世界第三大國防支出國?恐怕早已超越俄羅斯,僅在美國之後了。中國建立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卻厚顏無恥指控僅具有防衛能力的台灣是「麻煩製造者」、「危害台海兩岸及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最大威脅」。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更何況,白皮書宣稱「中國堅持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如果中國真正採取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將如何解釋其對併吞台灣所作的軍事準備?台灣並無侵犯中國的能力,如果中國沒有侵略台灣的意圖,台海必可得到永久的和平,台海與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必可獲得確保,又何來威脅呢?換言之,中國以不斷擴張軍備,企圖滿足犯台與成為區域霸權的野心,才是區域緊張與動亂的源頭。中國公布國防白皮書,不僅未能消弭外在的疑慮,反而更為確認世人的憂心。

  「二○○四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開宗明義指稱「制止台獨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又揚言「三個堅決」、一個「絕不」--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外來干涉,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台灣出售武器或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結盟;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總之,白皮書洋洋灑灑三萬字,一言以蔽之,就是衝著台灣而來。中國謀我日亟,而且毫不遮掩其武力犯台的意圖,我國在此嚴重威脅下,理應以建立足夠的防衛力量為要務。因此,當美國願意出售潛艦、反潛機、愛國者飛彈等先進武器給予我國時,衡諸國際客觀形勢的演變,此一軍售案實為難得的機會,我國應該把握才是。令人費解的是,對此軍購案在野黨立委卻一味杯葛抵制,甚至不願將之交付立法院審查,此種行徑誠不知置全民利益或國家安全於何地!中國步步進逼,台灣卻陷入藍綠對抗,致軍購案延宕而遙遙無期。中國白皮書用辭再粗暴兇狠,亦不足為慮;朝野的非理性對抗與內耗,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