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黑森林

◎ 周昌弘

行政院部會組織改造已進行多年,最初的構想是重整後可以減少部會,提高行政效率,減少國庫負擔。然而不盡理想,組織改造後不但部會擴大,從「局」升格為「署」,而且增設單位使國庫支出增加。明顯的例子是「衛生福利部」成立後,重重的食安問題鬧得沸騰,國人在食的不安引起重大的關切,如此的調整有達到預期效果嗎?最近友人告訴我,國家森林到底屬於未來的農業部或是環境資源部管理,也引起很大的爭議。

表面上看來,森林是國家的資源,過去森林是林務局在管理,但有一些實驗林,由台大、興大、屏科大等學術機構管理,有些森林在國家公園裡,由國家公園管。未來環境資源部(簡稱環資部)成立後,國家森林被切割了,屬於保育的森林由環資部管理,林業生產的部分由農業部管。

這看似合理,但以後一定會出現一個林地多頭馬車管理的情形,事權不統一,將來發生問題時一定會互踢皮球,這就是政府官員的心態,有功則邀,有過則推。為不引起將來互相推諉,不互相爭權,我建議立委們一定要慎重討論,可舉行公聽會,邀請學界、產業界、政府機構的專家學者,好好討論後再做定奪。

森林地在國家公園內當然由國家公園來管理,將來好像歸屬環資部,也許這是對的,但國家公園內的森林已被開發利用是否應該禁止繼續開發利用。休憩旅遊的森林地是環境資源應該妥善保育,而不是成為觀光遊樂區。環資部是否完全掌握資源的保育。森林裡的集水區更需要保育及管理。錯綜複雜的環境資源一定要釐清,不要急就章的劃來劃去,而影響到國土保安,永續發展。不能只圖目前的GDP成長而犧牲了國家寶貴的資源與人民生活的空間與品質。

請立法委員們、行政院負責的部會主管應充分溝通,好好的規劃。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