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道德評價之必要

◎ 陳煥武

最近食品安全和工業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大家都在問,為什麼會這樣?哈佛大學倫理大師邁可.桑德爾在《錢買不到的東西》一書中,指出了思考的方向:是罰款,還是費用?

罰款給人的印象是道德上不認可,而費用只是一個價格,付款就是了,沒有任何道德上的負擔。

一項針對罰款和費用的研究,托兒所針對遲接小孩的父母祭出罰款,本來遲接小孩的父母對老師抱著歉意,有罰款後遲接的情況更加嚴重,甚至擴大。父母覺得自己付款了,就合理化遲接的罪惡感,進而濫用。

政府工商官員在乎的是停工後全國經濟的損失、商人偷排工業廢水以捐款來彌補、爆發食安問題商人用特價來表示善意、民眾搶購贖罪特價商品,官商民三方表現的都是違法只要付出費用,就可以過關,完全沒有道德上的評價。更何況這些費用,沒有一毛是從商人口袋拿出來的,都轉嫁到股東和民眾身上。

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長久以來就這樣被政府和人民容忍、姑息、甚至被鼓勵。

該怪誰呢?你我等沉默的人、搶購商家施捨的特價品的人以及選出這樣政府官員的人都是共犯。

(作者為林口長庚急重症影像診療科助理教授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