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勿讓「台北宣言」自打耳光

◎ 陳政宏

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大會去年第一次來亞洲,於全台第一所工業學校北科大舉辦,並發表「台北宣言」,要在國際公約與宣言的基礎上,建立亞洲工業遺產網絡。台灣本可能領導這網絡,但諷刺的是宣言所在地的北市府,似乎在加速唾棄市中心的工業遺產。

北市府原已指定台鐵台北機廠部分建築設施為文化資產,但遺憾的是,對其規劃是要蓋美術館、商場及住宅。這種規劃不當,因為:

一,文化部及北市府去年大力支持工業遺產保存大會,也認同「台北宣言」;都發局長還參加開幕記者會。請政府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自相矛盾。

二,只保有建築外殼與部分鐵軌,不足以妥善保存產業文化資產,還需系統性及尊重原用脈絡地保存機具、文物、檔案,及無形的技術、操作方法。

三,台北的各項工業史蹟即將消失殆盡,華山及松菸殷鑑不遠,市府宜懸崖勒馬,保留所剩無幾的工業遺產。「台北宣言」強調新用途不能犧牲工業遺產的核心價值,而改為美術館就是犧牲工業遺產的核心價值

四,自稱科技業發達的地方,怎麼首都連技術類的博物館都沒有?如何彰顯及傳承工業價值,培養下一代科技人才?

五,台北若想成為有特色的國際都會,必須重視自己的歷史;更有責任以百餘年全台首府的身分記錄現代化的歷程。從台北開始的鐵道文化是最好的見證。

六,台北機廠宜設為交通科技博物館,以典藏展示相關文物、機具、歷史與技術為主,輔以相關商業及文創活動,創造新的經濟與文化價值;兩者相輔相成,但主從分明。

七,先進工業國的市中心,常以工業遺址為產業博物館,佳例甚多:柏林的技術博物館保留兩個扇形車庫與設備;維也納技術博物館蓋在鐵道旁;布拉格的馬薩理克車站部分劃歸技術博物館;京都有梅小路蒸汽火車博物館。

當二○一四年亞太遺產暨旅遊鐵道組織大會在台北召開時,我們會希望與會國際人士參訪台北機廠的拆毀過程嗎?目前的規劃正讓「台北宣言」賞我們自己耳光。(作者為成功大學系統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副館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