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食品安全 通路要把關

◎ 顏慶堂

大統公司的油品添加銅葉綠素的問題,檢舉的人都已經提了一年多了,政府相關單位還是都沒有動靜,還要到另外的縣市單位檢舉才被重視,這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象。

但是這次某家周刊爆出牛奶中有一些不應該存在的物質,筆者曾仔細的研讀整個報告、政府相關機關、相關學者與業者的報導資料,我們可以發現每個角度所舉證的資料好像都沒有錯,所提的質疑好像也都有道理,但是卻無法讓消費者有信心地去購買,讓市場的銷售量減少了好多。其實這才是我們從這個事件中所要面對的問題,我想也是這個周刊所提出這個問題的原意,那就是「誰該給我們正確可信的食品檢驗資料?」

目前食品檢驗大都是由政府機關的檢驗單位把關,或是由食品製造商自行送驗的數據。但是政府機關基於其權責,有許多依法未規定的物質是不能檢驗,未公布的檢驗方法也不使用,有時連採購儀器的速度與規格都不一定能趕上潮流與需求。而經由製造者送樣的數據,可能更是讓人家懷疑其送檢樣品的取樣問題,其檢驗報告的可信度又更差了。

究竟誰可以讓我們知道正確可信的檢驗資料,筆者認為應該是通路商該負這個責任,消費者是跟通路商購買產品,所以當產品有瑕疵時,消費者一定是跟通路商退款,因此這次的食用油問題受傷最大的就是通路商,所以我們相信如果通路商可以扮演起監督製造商生產品質的工作,那消費者就可以放心地購買可信通路商販售的產品。

因為通路商可以有權利要求製造商提供所有添加物質的種類,檢驗查證其製造流程,對於送驗的樣品也可以決定其取樣的方式,對於送驗實驗室的品質審核與數據的核對檢視,那就可以避免製造商在整個製造、添加、檢驗等過程的問題,也可以提供一份連通路商都可以掛保證的正確可信的數據。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