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的巴勒斯坦同事

◎ 蕭文婷

前幾天有讀者投書「巴勒斯坦的台灣教訓」,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巴勒斯坦經驗」。

我有位巴勒斯坦裔同事Joanne,雖然是在美國出生,但常常自製家鄉料理請同仁,我算是從「食物」開始認識這個中東國家。Joanne酷愛甜食,可是卻拒吃Haagen-Dazs的冰淇淋以及同一家公司出品的餅乾Milano(這兩樣台灣都有,都很好吃)。她不吃的原因是,這是猶太人的公司,為了抗議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她拒絕消費任何猶太產品。在美國,要拒絕猶太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太多大公司都是猶太人的,可是Joanne還是很堅持,令人十分感動。因著她的啟發,我開始逐漸去了解巴勒斯坦苦難的歷史以及人民的掙扎,還接連看了三部電影,包括紀錄片《5 Broken Camera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_93nOqwmhU),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片《Lemon Tre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j1llK3Fco),以及《Amreek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Ka2MLkKLA)。對於巴勒斯坦的了解,不再只是戴著紅格子頭巾的阿拉法特、「恐怖組織」、「游擊隊」等刻板印象。

台灣面對中國打壓,我們實在應該多用些影音媒體,替自己講話。有錢就拍電影、電視,錢不夠就拍紀錄片,即使根本沒甚麼錢的老百姓,也可以用手機拍部短片上傳YouTube,日積月累,自然會有效果。我自己就有個經驗。

有次在教會中,我藉由電影《被背叛的福爾摩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bAGhECVZE)講述台灣的歷史和現在的困境;結束後,一對來自巴勒斯坦的夫婦給我一個big hug,告訴我,他們感同身受:台灣跟巴勒斯坦是現今世界上兩個「沒有國家的國家」!

去年,聯合國接受巴勒斯坦做為觀察會員國,我由衷的替我的巴勒斯坦朋友們高興,也希望台灣有更多的人去了解這個國家和人民,應該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作者為美國台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