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變色珊瑚礁

■ 邵廣昭

近日報載有立委為漁民陳情,要求政府全面檢討禁採深海珊瑚的政策。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政府面對少數漁民及民意代表的壓力,要求解禁本已甚為不足的限漁措施。

珊瑚礁是海裡的熱帶雨林,孕育的豐富物種是未來人類可利用的遺傳或基因資源的大寶庫。在50公尺以內的淺海珊瑚礁更是推動潛水生態旅遊的珍貴自然襲產。但由於過度捕撈、污染、沈積物、不當遊憩及全球暖化等因素,已使得全球珊瑚礁面臨白化及面積縮減的危機。故全球各地莫不優先將珊瑚礁劃入海洋保護區的範圍。反觀台灣的珊瑚礁保育推動卻十分困難,到珊瑚礁地區旅遊的民眾還在大啖珊瑚礁魚類。這也是台灣的海底景觀何以大不如前,見不到成群的魚及大魚的根本原因。

50公尺以下的深海珊瑚礁區則因距岸遠,故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的機會較小,還能有幸保存較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但也因而引來了不少深海底拖和深海珊瑚漁業的大肆捕撈。特別是採捕深海珊瑚是利用大石塊敲斷珊瑚後再利用引網把珊瑚枝枒纏繞上來。用這種效率奇差、破壞性極大的漁法可以想見對海底珊瑚礁棲地的傷害有多大。

深海珊瑚雖然尚未被列入華盛頓公約的保育類名錄中,但有深海珊瑚分布的海底山地區,其實國外已在積極推動劃設為海洋保護區。反觀台灣雖然有幸擁有珊瑚礁及深海環境,卻未能善加珍惜與愛護,反倒是在爭取開發上唯恐落於人後,著實令人憂心。深海珊瑚所孕育之生物之多樣性及特有性均甚高,它是許多深海經濟性魚蝦蟹貝類幼生重要的孵育場所。採捕深海貴重珊瑚,只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私慾,實在是大開保育的倒車。我們由衷希望政府主管單位能夠秉持為漁民長遠利益著想,堅持不開放。也呼籲全民拒買任何珊瑚成品,只要沒有消費就不會有採捕的壓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台灣真正成為一個文明的海洋國家。(作者為中華民國魚類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