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燒光台灣產業

■ 張昭仁

最近有人積極提議廢除上市櫃公司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四十%資本額的限制,提議者說廢除四十%上限,讓資金投資中國,將中國廠擴大,賺更多錢匯回台灣繁榮經濟,這個論述可信嗎?

最近一家上市電子公司股票價半年前55元,到兩個星期前飆到105元,最近又摔下來了,基本上是趁著上次股票狂飆時漲了一倍,這兩天傳出這個公司在中國東莞斥資二億美金擴廠。我不曉得這二億擴廠美金(七十四億台幣)是否來自台灣股市?我的感覺是台灣資金又少了一塊,至於是否會賺到更多錢匯回台灣?我很懷疑。首先經營不見得會成功,成功之後,資金匯出不易,即使賺到錢,再回台灣的機會不多,所謂的繁榮台灣經濟根本是緣木求魚。

台灣這幾年的經濟就是在這些「美麗」的口號下嚴重失血,二○○一年召開「經發會」的目的說是要「振興經濟永續發展」,結果呢?開完會後,大量台商外移、資金失血、失業率高漲,什麼「深層加工」、「亞太研發中心」、「亞太運輸中心」,口號一個接一個,結果呢?

有位產業界的朋友形容今天的台灣經濟如下:

「九十%製造產業外移之後,台灣的產業體原本茂密的森林,被一把大火燒個精光,剩下一堆灰燼,灰燼是經濟土地的肥料(資金),放寬四十%上限就是要把這些僅剩的灰燼最後一次燒個精光,帶回中國。」

如果連最後的灰燼都被燒得精光,明天的台灣會如何呢?下個菲律賓或海南島?

(作者為會計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