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治療「一中」基因 從服貿開始

◎ 鄭政宏

馬政府對中國將釣魚台列嶼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事件的反應,好像釣魚台列嶼並不屬於台灣,台灣是釣魚台爭端的局外人,因此,蘇貞昌批評馬政府軟弱,若不表示抗議會被看不起,甚至於被侵門踏戶;這樣的批評,會讓馬英九改變態度嗎?馬上任五年來,已發生無數次被中國打壓或矮化的事件,哪一次馬政府曾對中國展現骨氣與尊嚴?所以,軟弱才會成為馬除了無能外,另一公認的標記。

可是,二○○八年我漁船聯合號海釣船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防艦撞沉之後,馬曾揚言不惜一戰;九月政爭更冒卸任後可能被起訴的風險,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滅王」,他卻表現出勇敢果決的另一面,可見,他有特別對中國軟弱的「基因」。

馬最近說,「他在設計兩岸關係」,「要讓兩岸人民共同振興中華」。他如果跟美、日一起對中國表示抗議 ,豈不是在破壞自己正在設計的兩岸關係,違背自己「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個地區」的宣示,也壞了他振興中華的目標? 而且,「台灣都已經是中國的一個地區」,有何道理可以抗議中國將釣魚台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這就是「一個中國」屋簷下的台灣,強硬不起來的「基因」。

馬還希望,他設計的目標定下後,未來不論誰做台灣地區「領導人」,都能照著向前推進。民進黨「領導人」要傳承馬「一個中國」的「基因」嗎?否則,應該在「一個中國」的「基因」形成前,阻止它的發展。讓服貿重新談判,就是「基因」矯正治療的第一步。

(作者為藥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