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請冷靜看待兒童急診被拒

◎ 陳煥武

這半年來,發生好幾起兒童急診被拒的新聞。許多民眾相當氣憤,媒體也大加撻伐,牽涉到的醫療院所變成過街老鼠。先不管急診醫師已是「稀有動物」了,我們來看看實證醫學中,一般急診醫師對於小兒急症是否真的有所幫助。

美國公共衛生研究分析一九八八到二○○五年十八歲以下兒童闌尾炎破裂的因素,發現小兒科醫師密度較高的區域,相對於較低的區域,闌尾炎破裂的風險下降十二%,和醫院、急診或外科醫師的密度無關。結論是:小孩是特殊族群,必須受過專門訓練的小兒科醫師,才不易做出錯誤診斷而延誤治療。

連闌尾炎這樣大人小孩都會有的病,就有如此明顯的落差,更不用說小孩子還有許多特殊的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小孩不是大人的縮小版」,這是每個醫學生進入小兒科見習、實習時,小兒科老師告訴學生的第一句話。小孩就醫「一哭二鬧三撒尿」,醫生看診時甚至會被噴一身屎尿,可見小孩問診的技巧和判斷的方式,和大人截然不同。治療過程更不是等比例的縮小就可以的。

已嚴重不足的急診醫師,雖然受過小兒科的訓練,重點在如何處理小兒急症,除非後來繼續鑽研於小兒科,否則不可能完全掌控小孩的病情,反而容易誤判導致病情惡化,美國的研究正好證實這一點。(作者為長庚急重症影像診療科助理教授醫師、陽明公衛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