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首度公開核潛艦,威懾日美?

◎ 王志鵬

日本海上保安廳指出,10月28日中國4艘海警船駛入釣魚台海域,是自2012年9月國有化問題之後,中國公務船第68次接近或進入。為因應啟動一連串措施:那霸海上保安部在沖繩10月11日舉行典禮,將排水量3,100噸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艦「沖繩」號納入部署;防衛省預計在12月新設立的水陸兩棲團,並逐漸增加至三千人;自美購的6輛水陸兩棲戰鬥車與未來的「魚鷹機」也可能納入部署;還計畫引進美國160餘架MQ-8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而中國三大艦隊自10月18日到11月上旬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機動-5號」遠海實兵對抗演習,前進遠海兵力有史以來規劃最大,除海軍陸戰隊之外,水面作戰艦、潛艦、戰機和岸防部隊都同步參與,遼寧號航空母艦可能也會參與演習進行艦載機海上試飛;25日中國空軍2架預警機和2架轟炸機連續3天穿越日本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公海空域,引發日本高度關注。

在此緊急之際,中國解放軍報與相關官方媒體,同時大幅報導解放軍海軍核潛艦部隊之發展和現行訓練狀況,成為國內、外報導焦點。中國是有意向日本和美國展示其核威懾的實力嗎?有好事者或炒作媒題熱點的,自然是朝這方向操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核潛艦的戰力分析,基本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觀察:核子反應爐的運作和安全;潛射戰略、戰術導彈試射;核潛艦本身的靜音技術;核潛艦戰略與戰術;核潛艦的人員素質和訓練。依據目前公開的眾多官方資訊,大部份著重於核潛艦的核安全問題與人員訓練情況、以及發展的艱辛歷史,強調42年來未發生過核事故,與2010年成立唯一國家級「海上核生化應急救援隊」的情形。其他部份除僅敘述1988年自水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為重要里程碑外,沒有其他新訊息。

依據美國2009年海軍情報部所提出的分析報告(The PLAN : A Modern Nav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es)與近期美國國會的最新報告(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即使是2015年中國可能部署新型的095核潛艦,仍與美國有相當的差距。

因此,此次中國公開報導無非是計畫性的作為,勉強可以算是「以軍事資訊從事外交行為罷了」。誠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述,中國公開展示準備除役的第一代夏級潛艦,其不過彰顯中國海軍日漸增強的「自信心」,對其內部強化凝聚人民的「中國夢」而已;因此,做過多的聯想或聽信誇大錯誤的渲染報導,著實不必要。(作者著有《台灣水下艦隊之路》,完整版預定刊登於十二月號《全球防衛雜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