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客家之夜的北京話沙文主義

◎ 蕭嘉弘

北市客家義民嘉年華登場,筆者也到了在中正紀念堂的「客家之夜」現場,整個晚會活動卻聽不到太多的客家話,令拿客家話自修的我,感到些許詫異和遺憾。

就像地方廟會的現場,會聽不太到台語嗎?「客家之夜」不太聽得到客家話,如辣椒油沒有辣椒,像話嗎?整個活動進行以北京話為主,難道也是我們客委會主委不太在公開場合說客家話的示範,上行下效的後果?

客家大老葉菊蘭曾生動比喻和提醒,客家話已經在掛急診,其實該是住進加護病房,吊點滴和急救中了。「北京話沙文主義」嚴重壓縮和壓迫客家人的母語使用,連自家辦的場子都不說自己的語言,市議員該聯手把關客委會預算,辦客家活動該使用至少五十%以上比例的流利道地客語,否則該筆公帑就該刪除,緊急注入推廣客語的強心針。(作者為導遊,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