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任總統希望留下歷史定位的緊迫感,在台灣的經驗中並無例外,似乎幾成通則。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陳水扁將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終止並停止運作,現在馬英九口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不過,馬英九與前兩位總統截然的不同在於,台灣民選總統的權力來自於台灣這塊土地上全體公民的授權,但馬英九卻逾越了土地、人民的範疇,自行定義這塊土地、全體人民與外部的關係。因此,國人有絕對的理由將之視同為進一步的濫權與背叛。
馬英九的高度危險性在於,其民意已降到空前低的水準之下,尤其在發動九月政爭之後,滿意度更降到九.二%新低,迄今一個多月來無甚起色;在憂慮權力散失的私心下,再度加速炮製兩岸牌,以為可以拉升聲望,可能性的確存在。由此觀測其於雙十演說的內容,以及昨日中國國台辦的一搭一唱,這就不是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天在立法院解釋:「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與過去「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的涵義沒有不同,只是用詞稍有不同,可以圓場的。
事實上,國共之間的劇本不是毫無脈絡可循,二○一一年九月,突然由金溥聰在美國拋出兩岸可談和平協議的講法;二○一二年三月,吳伯雄帶話給胡錦濤,講出「一國兩區」,結果都因台灣民意大反彈而作罷。今年三月則趁亂再委請吳伯雄向習近平提出接受一中架構的說法。由於與北京的一中框架為同義詞,北京當然感到滿意,這也是今年六月可以完成服貿協議的簽署,八月王郁琦與澳門特首得互以職銜相稱,再到十月勉強在APEC安排王張會的關鍵所在。
昨日,中國方面進一步明白定調:「台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問題,應根據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處理;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的場合」。意即:想要馬習會,就是一中框架下的國內事務,這與「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實已近在咫尺,就等馬英九移動腳步跨上這條紅線。眾所周知,馬英九絕無能力去主導兩岸發展的進程,他只會照著北京的安排步上輸誠之路。
值得國人警惕的是,一中框架是虛的,只在口頭上接受一中架構,對北京而言是不夠的,接下來,北京勢必將要求馬英九必須落實一中框架;可以預見,包括一中的定義、政治談判的遊戲規則,北京會指令馬政府:僅能接受,不能置喙。至於馬則會以不講或少講「一中各表」做為回應,讓出空間給北京去操作。雙十講話可為佐證。連親民黨立委都批評:有關兩岸定位,馬過去至少會提及中華民國憲法,但今年沒提,「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一直講。如果這不是賣台,什麼是賣台?」可見察覺異狀的人已經不論顏色。
在野黨發動的倒閣案失敗後,馬英九昨天立即在國民黨立院黨團聚會上直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是攸關台灣未來能不能在區域經濟整合中不被邊緣化的法案,有其時效性,因此必須在本會期通過。把兩岸設處這政治安排夾帶在經濟議題中魚目混珠,可見其迫不及待銜接中國事務,並積極重啟推動的昭然若揭。套用毛澤東當年對付國民黨的名言:「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今天,如果國民黨成為台灣人民的敵人,很簡單,馬英九強調的服貿協議與兩岸設處,我們一定要全力反對,絕不允許立法院違背民意、強行通過。
換句話說,對於這名跛鴨總統意圖偏離行徑的禍害,體制內的國會監督與體制外的公民抗爭,自現在開始,必須同步進入隨時擱置與推翻「馬英九法案」的備戰狀態,這已是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頭條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