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慶文告看門道:終統藍圖

◎ 黃天麟

許多人都說馬總統國慶文告了無新意、虛無飄邈。其實不然,它是精心設計的「終統」藍圖,具備了「政治的」與「經濟的」兩個重要面向,且都攸關台灣的終極走向,及國家之存亡。

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宣告,屬於前者。它是為明年的「馬習會」創造政治條件。馬氏認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連任後的「一國兩區」、「一中架構」均無法滿足北京的胃口,此次進一步把話說死,希望藉此獲取北京的點頭,等於是「求統」的告白。

另一個更重要面向是「經濟」。馬總統花了一半以上篇幅,用來美化「自由經濟示範區」及六月與中國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目的同樣也是為明年的「馬習會」創造條件––「經濟條件」。經濟條件,從北京言,比政治條件重要,因北京了解「經濟條件之充足」是政治條件能夠成熟的土壤與養分,這也是北京長年不惜以各種獎勵(對台商)、讓利(糖衣)鍥而不捨推行「以經促統」政策的原因。現在中國的「以經促統」,已由「掏空台灣」進入「入島入戶」的後半階段,「服貿協議」即是要打通入島工作的任脈管道。

文告預告了我們,馬政府往後的施政,將聚精於「拼經濟」,以此做為幌子,尋求「服貿」之早日闖關。為此,他重演黔驢之技,拋出三高(人民的生產力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高、人民的所得福利高)的美麗口號,圖騙取支持。

三高會實現嗎?大家心知肚明,這些馬英九及幕僚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服貿」、「自經區」還不都是從「拼兩岸」到「連結中國」等老梗思維推演的產物,將來可能對台經濟之斲傷早已在2008年的六三三,2010年的「ㄟ擱發」(ECFA),「黃金十年」等騙局得到應驗。去年九次下修經濟成長率,今年上半年實質平均薪資倒退到16年前1997年水準等不堪入目的「拼經濟」實績,同樣也都是馬政府這些老梗政策所締造的惡果。依此推斷,馬氏三高之不變成三低(即人民生產力創低、產品附加價值降低、人民所得福利再創低退回1997年以前水準)確實也難。

問題是,馬英九其實並不在乎「三高」,他真心在意的是「服貿」能否及時闖關。只要今年騙得過,把「服貿」推出,即萬事OK。馬習會後的馬英九必將「不是現在的馬英九」了。加上兩年的「服貿」入島入戶部署,2016年大選即非國民黨莫屬。那年定會出現「九趴民調仍能贏得大選」的政治奇景。

不知民進黨警覺到了沒?(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曾任一銀董事長、總經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