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均富台灣淪為均貧台灣

◎ 彭友

馬總統「國慶」演說,幾乎以細數對庶民無感政績為主要內容,以往他常提的「均富」口號,這次「國慶」演說連同義詞也找不到!

均富是拉抬社會底層向上流動,就是「把每個窮人帶上來!」它必須靠行政作為及法令面去實現,政府碰到阻力是否有肩膀有擔當?尤其來自金字塔頂端人士的壓力,他們往往藉財力憑人脈遊說國會和中樞,為利於他們的政策護航,他及中央政府各部會是否碰到阻力就退縮?

防止社會分配M型化,根本癥結在哪裡?相信馬政府不會不知道,只是敢不敢願不願去碰問題的核心而已。如稅制改革,近年來有多少具良心的學者不斷呼籲稅制不要向富人傾斜,主計總處也提出數據證明:財富總值只佔三十%的受薪階級負擔了七十%以上的所得稅負,政府還不斷替富人減稅,例如「產創條例」繼續補貼企業財團減免租稅,大降遺贈稅「促進」炒房;不敢課資本利得稅,對非自用住宅不敢實價課稅─實價登錄已證明可做到,為何實價課稅遲遲不做?容易規避的奢侈稅也遲遲不修,讓炒房之風續熾!又如歷次平抑房價稍有風聲,只要營建業大老幾句「打房影響經濟發展」云云,政策就轉彎。現在實質薪資倒退到十幾年前的水準,年輕人每月存不到三千元甚至成為月光族慘況,存錢十年別說買一房、連一坪都買不起!

防止社會M化、須讓中產階級極大化,民怨才會極小化,這個社會才安定。而底層窮人要的不是等待政府或富人救助;要大幅改善貧富差距,讓他們有自食其力的途徑和尊嚴才是正途。

真的希望馬總統有具體作為,以「加法」增加庶民財富,而非只用「減法」拉下軍公教「共貧」以為可平撫民怨。期讓庶民真的看到「均富」有了方向和實惠,那才真的是「有感」!(作者為退休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