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老共反分裂 老K搞曖昧

◎ 陳偉忠

二○一三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雖已閉幕,其中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相見時互稱官職銜,被馬政府認為是兩岸事務的一大突破,筆者認為對其內涵有剖析的必要。

首先是陸委會針對王張互稱官職銜一事,特於其官網中大書特書這是「兩岸『互不否認』的具體實踐,也是兩岸官方互動正常化的良好開端」。實則兩人會面是在「蕭習會」結束之後,台灣媒體報導兩人不期而遇,陸媒則率直而言是經過雙方精心設計。

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已否認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更以和戰兩手策略,將兩岸關係與發展導向,明定於該法中。更何況中共在憲法中也明確規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而「蕭習會」中蕭萬長與習近平會面時互稱先生,事後中共媒體報導稱之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會見蕭萬長一行」。

在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尚且會見與會的多國元首,而中共媒體在報導中必稱國名與職銜,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普京俄羅斯總統」。所以若說王郁琦與張志軍互道官職銜的短暫相會,就是兩岸互不否認的具體實踐,豈不是低估了台灣人民的智慧?

所以王、張兩人會面的互稱官職銜,尤其是刻意在台灣媒體環伺之下,這其中透露出的消息,除說明中共對解決台灣問題的信心,與在策略上的更形靈活,同時也不啻說明明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馬習會若可成行,中共在稱呼上的最大容忍與底線,如今中共在稱呼上已創造氛圍,而馬政府前此所說,為與會而將繼續盡力創造「有利條件」,國人倒要張大眼睛,看看所謂的「有利條件」,這條件是創造對己有利?對中共有利?或對台灣有利?切莫是盲人騎瞎馬,已臨深池而不知!

馬政府執政五年,自言兩岸關係發展獲致可觀成果。其實在中共反分裂國家法下都是假議題,唯有馬政府呼籲中共廢止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才有真正的和平曙光,兩岸之間的各項協議,也才能讓國人在無受威脅下,感受到中共誠摯的善意。

(作者為前國安局特勤組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