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革與台灣

王崑義

今天五一六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四十週年,文革對中國的遺害至今猶存,中國當局擔心對文革的反省會觸動社會的傷口,一直嚴禁媒體觸及文革議題。

但特殊的是正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連續劇「西聖地」,卻大剌剌的把文革的背景搬到螢光幕上,讓劇中一些中共官僚被迫害致死的情景,直接搬進中國廣大的家庭裡,中國當局容許中央電視台的作為,是否代表中國願意嘗試在文革議題做出反省,確實讓人好奇。

當然,反思文革對中國社會的遺害,不只在於它對傳統文化的破壞,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因為進行權力惡鬥,對人性的善惡面造成巨大的扭曲,結果就像劇中主人翁所說的,在戰場上可以看得到敵人,但在文革中卻看不到敵人,就因看不到敵人,以致每個身旁的人,都可能變成是自己的敵人。這種對人的不信任,讓中國在文革時期甚至文革後都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文革的遺害反思當前的台灣社會,或許真如外界對台灣政治的印象:「不到台灣,不知文革還在搞」。那些利用電視媒體不斷爆料的作為,把第一家庭真真假假的所謂「不法」情事,全部不經過正式檢調體制,就任意在媒體上先行指控,讓有些事情謊話講一百遍,就變成了真理。

當然,這種作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爆料所出現的不信任問題;顯然在扁政府內,存在相當多主政者看不到的「敵人」,讓那些「爆料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去任意攻擊他人,長此以往只會更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其次是,權力惡鬥所造成的不信任;因為藍綠政治的鴻溝,阿扁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只有聽到他們負面的批評。例如阿扁拚外交是「自取其辱」,要求官員唱國歌被批評為「人格分裂」,諸種不信任的說法,其實跟文革時的「文鬥」沒什麼差別。

文革撕裂了中國的傷口,台灣的爆料人士把文革那一套搬到台灣,是不是也在台灣製造傷口?這是讓人最憂心的地方。(作者王崑義,政治評論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