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愈來愈像一九四九了

◎ 張清德

一九四九年的前一年、一九四八年八月,蔣中正總統頒布開始發行金圓券,至一九四九年七月停止流通,只實施了十個月左右,金圓券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卻貶值超過兩萬倍。金圓券之發行,政府以行政手段,強迫民間將其擁有的黃金、外幣等,兌換成紙幣金圓券,結果全國抗爭。

蔣中正之敗原因很多,史家多有著墨,地下黨員密布,蔣氏家族之家國不分,裁軍退役,造成離軍軍人附共;南方軍隊接收北方地區,冰天雪地,四顧茫然,無法打仗,在上海打老虎,造成黑結構,結合軍武潛在反抗等等。但最直接且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圓券造成全民反蔣,蔣中正用了接二連三的錯誤政策,又加上超級引爆點的金圓券,全民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推翻了蔣中正。錯誤的金融政策,竟導致國家不到一年時間就垮台。

古今中外人類歷史,包含中國歷史,掌權者往往不懂經濟、不懂金融財政,甚至所謂財經專家也多不精通;歷史上一堆沒有真正懂的所謂專家,造成人類歷史歷次的政權垮台,不能不慎。掌權者幾乎都不懂財政經濟民生,尚有可原,但不知用人,只用徒有其表之士,又沒有人知道或不敢說其虛有其表,終至民生塗炭,群起抗暴。

台灣近二十年來,幾乎所有財政及經濟政策都有偏差,其害尤深,長期以往,必定造成國力衰竭、無法復甦,甚為可惜。一國之治,以大池養魚類比,若讓少數人一網打盡,則池中將無魚,生機盡滅;若按計畫生養及捕撈,則年年有魚,綿延不斷。企業之政策與國家政策未盡相同,企業若沒有百年長遠經營之規劃,則必如將魚池一網打盡,生機漸滅;台灣近年經濟發展受限,其因如此,尤其不能因為錯誤政策,讓國家財富趨向少數人,就如魚池將竭,必然經濟衰退,民不聊生,全民受害,也會反啄企業發展,不得不慎。

(作者為文化大學助理教授、前大華證券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