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ECFA早收清單看服貿

◎ 李武忠

馬英九與蘇貞昌終於決定展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辯論,一般民眾最關心的,還是服貿會否衝擊生計?只是,連日來我們看到馬政府不斷強調,服貿將為國內金融、電子商務、影視、電信等企業打開中國市場,台灣受惠程度優於其他競爭對手國,卻沒有提及台灣可能受損的部分。

就算果如總統所言,那麼民眾要問的是,這些企業賺到錢後有多少比率會匯回台灣?會不會反造成資金的嚴重外流(二○一○年簽署ECFA後,國內資金赴中投資立刻衝上一百二十二億美元,已連續三年突破一百億美元,創史上新高)?馬政府不應刻意迴避。

馬總統常以ECFA簽署後兩岸農業貿易額增加為例,來說服國人「不要害怕開放」。問題是,馬總統不能全只報喜不報憂。ECFA簽定迄今,無論GDP成長率、就業人數、對中國出口貿易額、關稅減免金額等,均與原先政府對外宣稱的成果有極大落差。即便是列入早收清單的十八項農產品中,除石斑魚、秋刀魚、茶葉有顯著成長外,其他項目如文心蘭、蝴蝶蘭、香蕉、虱目魚等輸中狀況不如預期。就連石斑魚外銷中國數量雖有成長,但單價卻大幅下滑,平均每公斤從十一.一七美元降為八.八六美元,池邊收購價格甚至低於養殖成本;加以市場過度集中,價格易受操控,養殖業者抱怨連連,民眾要如何再相信政府對服貿所提出的評估和保證?

對於開放中國企業來台投資,可能對哪些本土產業造成衝擊?衝擊程度為何?馬政府總是避重就輕,遑論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包括補償、輔導轉業或升級、退場機制、對中國申請案件管控、後續影響評估等)。試問,在短短辯論時間內,兩位黨主席有何能耐讓民眾瞭解服貿的內涵與真義?

馬總統希望透過辯論讓「真理」越辯越明,問題是,民眾期盼的是「真相」能越辯越明。是以此次辯論應廣邀媒體、學者、民眾提問,讓「真相」呈現,若只淪為演講比賽或各說各話,人民不會滿意。如何在立法院審議前,讓國人充分瞭解服貿內容及可能影響,恐怕才是朝野的當務之急吧!(作者為大學農經教授,曾任雲林縣農業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