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經營「大中國」的迷思

美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環牆日前有一大篇大作,文中他指出,當今政府是以「經營大中國」來建構台灣的策略主軸,社會也常將台灣經濟前景寄託於更緊密的台、中經濟整合。林教授可以說一語道破當今台灣政治、社會、經濟所有問題的根源。

政治上,台、中經濟之整合已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農、工、商、媒界人士向北京輸誠,本土票源即逐漸流向藍營。台塑、奇美、長榮集團等企業老闆隨著對中投資之增加,都已公開倒向北京,「國共論壇」五十幾位企業龍頭一字排開,耐心等候與中國領導人握手的一刻,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中國政府之魔手確已深入於台灣政、經界的每一角落,連蘇內閣也得「務實」的「不必以人廢言」。施政則必須向台商靠攏,民進黨內要求放寬中國投資四十%上限,開放○點一八微米晶圓製程、輕油裂解、銀行登陸之聲更是不絕如縷,「積極管理」只是跛鴨之點綴而已。民進黨如此,某一企業老闆「一國兩制還比現在好」的談話,就不足為奇了。

社會治安之敗壞,與兩岸交流也是如影相隨。黑槍、毒品、搶奪、詐騙、走私、黑心食品等等,天天在媒體吵吵鬧鬧的報導,那一項與對岸中國沒有牽連?因人民渴望「治安」,蘇揆也不得不以烏紗帽重誓「半年內要搞好治安」。但一時之改進並不保證將來也會好,只要與中國往來越密切,除非台灣成為專制中國之一部分,否則治安問題只有越來越壞,絕難改善,因為中國是政策上想以「超限戰」併吞台灣的國家。

經濟上與中國之整合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大一小之間所必然產生的邊陲化效果。小經濟體的台灣,透過企業家的「雄心大志」,捨小就大,台灣不久即必成為大經濟體的一環,中國的邊陲。如中環要在中國投資一萬家連鎖店,統一企業也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的食品廠商,慾望驅使它們將資金、時間、人才持續往中國填,國內投資自然就受到排擠。問題是,當完成了一萬家連鎖店後,這些企業的總部還會留在台灣嗎?(專制的北京政權也會要你遷的)企業及有錢人是得到了慾望的滿足,但台灣中、下層絕大部分的人民所面臨的卻是一職難尋、所得不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生活條件變差、痛苦指數上升,直到對岸的生活水準與台灣拉平為止。彼長我消,中國是崛起了,但犧牲了台灣。

大前研一(日本的趨勢預言家)日前來台,整場的「迷中」調子中,卻也溜出了真言,他說「沒有台灣,中國不會崛起」。畢竟他不是中國人,所以他還有良心。的確,為了「經營大中國」,台灣已投入了兩千八百億美元(約九兆新台幣)及百萬台灣的菁英(常駐中國的台幹),整個政府(泛藍當然不用說)都已不再談台灣的安危與主權,瘋狂地投入於這一「偉大」的工程。五年前,美國哈佛教授柯比(William Kirby)發出了警語,他說,「台灣現在已落入於北京控制中,台灣還能控制的幾件事情之一就是決定怎樣對中國開放」。五年後,現在連「決定對中國開放」的,似乎也都落入於北京所控制的台商之手了。 (作者為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