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辯論? 陷阱?

◎ 黃天麟

我們不反對「服貿協議」舉行辯論,但要提醒綠營,千萬不要重蹈覆轍,掉入藍營傾中學媒所預設的口水陷阱。此次藍營所提「促使了解服貿協議對台灣重要性」的動議理由,就已是陷阱之一,因該「理由」已巧妙暗示國人「服貿協議是很重要的」。若「重要」,那還需辯論嗎?

藍綠雙方常陳述的「藉以闡明對產業的利弊得失」本身,同樣也是陷阱,它只有利於正方而不利於反方。因辯論「個別產業的利弊得失」,最後只會以「口水」收場,成為政府挾其壟斷資訊的優勢,無限美化政策之結局(註:要證實其真正利弊都要經實踐兩、三年後),得利者則是「推動權」在握的政府。

二○一○年六月的「ECFA雙英辯論」就陷於此類「口水戰陷阱」,ECFA之利弊無從釐清,但具施政權的政府卻可據「已充分辯論溝通」為由推動,反方變成啞口無言的背書者。

是以,此次「服貿辯論」,其議題之設定,若仍以「對各產業之利弊」為主軸,最後仍會成為對政府政策之無形背書。

今天,「服貿協議」真正的問題,是隱藏在其背後的政治目的。「服貿」已非純粹的經濟問題,它是國安問題,涉及到北京之經濟統戰,這才是雙方在進行辯論時必須向國人清楚交代的重點,如:「為何不先與友邦締結FTA,卻急於先與中國結合服貿?」「一般慣例是以貨品談判在先,涉及基層微型產業的服貿在後,但政府為何要先服貿而後貨物?」「為何不把服貿之簽署與台美FTA或台日FTA掛勾,以爭取有利的時空立場?」不然也可「與東協的菲、泰、馬、印任何一國簽FTA掛勾?」「最近習馬會甚囂塵上,是否服貿是其條件之一?」等等,這些政治疑點都須在辯論時,一五一十地呈現在國人之前。

當然,對國人薪資水準、個資社交安全等,對整體經濟可能之影響與衝擊,在議題之設定時亦不可忽略。

總之,辯論能否有效、公開、公平,全看其議題、提問之設定。辯論的主持單位,若在議題提問之設計上,只重「個別產業之利弊」而避開上述隱藏性政治相關議題,則必受「存心隱瞞某些真實」之譏評,須負對國家、國民不公不義之責。(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