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狂犬病動物實驗 確有必要

◎ 謝炎堯

二○○四年,美國德州有三位接受感染狂犬病毒死亡病人器官移植的病患,移植五十天後全部得狂犬病死亡。二○一二年,美國哈佛大學醫院診治一位疑似狂犬病的病人,死亡後執行病理解剖,都沒能自行做檢驗確立診斷,需要將檢體送請聯邦政府疾病管制局檢驗,才能取得正確的診斷。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腦炎,狂犬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大家都知道,流感病毒有許多種病毒株,有些病毒株只感染特種動物,不會侵犯人類。狂犬病毒的學名是Lyssavirus rhabdoviridae,Lyssavirus屬病毒,只有兩、三個病毒株(strain)能感染狗、蝙蝠、狐狸、浣熊、鼬獾和人類,台灣至今尚未發現狗和其他動物發生狂犬病,因此,死亡鼬獾身上驗出的Lyssavirus屬病毒,不一定就是會感染人類的狂犬病毒株。

流感的死亡率極低,注射疫苗無效感染流感,沒人在意,但狂犬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國外經驗注射疫苗的保護作用也是百分之百。國外病人經由狗、蝙蝠或狐狸感染狂犬病毒,不是鼬獾,台灣從國外進口的疫苗,對台灣鼬獾狂犬病毒是否具有同等保護作用,不無疑問,應邀來台的美國聯邦政府疾病管制局專家建議執行動物實驗,確有其正當理由和必要性。

建議將十八隻米格魯狗分成三組,六隻只注射狂犬病毒,六隻注射狂犬病毒和動物用疫苗,六隻注射狂犬病毒和人用疫苗,如此才能確認台灣鼬獾狂犬病毒株的基因株別和疫苗的保護效果,有利於流行病學調查和防疫運作。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