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那不就是泰源監獄!

◎ 陳宗逸

媒體說,台南軍事監獄移監是「史上規模最大、頭一遭」,其實這個說法應該要有些更正。

國防部台南監獄,其前身是國防部泰源監獄,再之前是「國防部泰源感訓監獄」。什麼是「感訓監獄」?事實上,就是關政治犯用的,政治犯種類很多,台獨案、共諜案、讀書會…等等一大堆。現在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一九七○年「泰源監獄事件」,以六位監獄獄友為核心,想進行監獄武裝革命,佔領台灣東部、宣佈台灣獨立的失敗行動。事件很短暫就結束,帶頭的都槍斃了,附和的還有當時管理監獄的戒護士兵,多數都被秘密槍斃、毫無蹤影。泰源事件之後,當時國民黨政府為了要防止類似監獄武裝暴動再度發生,將舊的綠島監獄擴大建設,然後在一九七二年,將當時泰源監獄數百位政治犯集體移監到綠島,整個行動規模龐大,當時稱為「東安演習」。

根據中研院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一書指出,移監過程中,一位囚犯配一位武裝憲兵,犯人被粗麻繩五花大綁,推入軍用卡車;每十二人一車,配十二名武裝憲兵,兩輛卡車之間還有武裝憲兵卡車押運。整個行動從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晚上九點左右開始,憲兵整隊綑綁犯人,每人綑綁全身,然後六個人綑綁成一串;上車後一排六人還要上腳鐐,並且再被綁在車上長板凳上。車隊在二十五日凌晨兩點至三點開始出發,押運憲兵皆站在卡車旁邊的踏板戒護;而且押運過程中,因為有一張紙條從卡車上飄出,內容不明,但是整個車隊暫停,防止「受刑人通風報信、向外求援」。

根據口述歷史敘述,除了地面的車隊之外,天空還有低飛警戒的軍機(沒有指明型號);由於囚犯並沒有被蒙住眼睛,故也有囚犯在港口看到海軍的合字級通用登陸艇、型號不明的登陸艇母艦,還有海軍爆破大隊蛙人在水底搜尋防止囚犯逃脫。據描述,整個規模是國府軍登陸東山島作戰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作者為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